疫情城市瘋外送快遞 減少塞車空污的秘密武器——生態物流|投書

疫情城市瘋外送快遞 減少塞車空污的秘密武器——生態物流|投書
疫情期間,「宅經濟」興起,連同帶動城市物流與城市配送業翻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0-11-02
文、圖・楊宜升、廖卿惠、ICLEI EcoLogistics Team(ICLEI生態物流團隊)
12365
新冠疫情衝擊下,全人類生活彷彿被按了暫停鍵。封城、停工、出入境管制⋯⋯一再衝擊全球經濟百業。但在一片蕭條中,也有科技創新解決方案,悄悄異軍突起。

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與城市配送(urban deliveries)就是宅經濟爆發下,急速翻紅的產業之一。

現在,不只可看到物流車滿街跑,更不難想像在不久的未來,就會有無人車、無人機,甚至是移動式的智取櫃與迷你商店,透過簡單的預約流程,直接將物資送到你家。

德國郵政DHL PostBOT跟隨型機器人上路,隨快遞員穿梭老城區。德國郵政DHL PostBOT跟隨型機器人上路,隨快遞員穿梭老城區。圖片來源:DHL

零接觸商機,突破「最後一哩路」的想像

物流產業加強了零接觸的服務需求,也擁有多元、明確的商用化場景應用,這項產業優勢加速了自動化機器人、無人載具等研發及商品化的腳步。尤其是在最後一哩路配送的智慧應用,已陸續在全球各城市小規模落地、測試。

但面對這些與未來生活、經濟密切相關的物流新技術,人口密集的「城市」做為實踐場域,真的準備好了嗎?

事實上,以無人車與自動駕駛為例,前期投資與管理成本十分龐大,不僅需要法規標準,還要有基礎建設、監控中心、管制號誌、自動充電站、轉運中心等整體軟硬體的配套措施;對低利潤的物流業及公部門而言,除了做為小規模的創新示範,距離普遍上路,還需要通過層層障礙。

可以肯定的是,物流在城市支持系統與經濟發展,角色愈來愈吃重;但另一方面,全球城市也開始關注,電子商務、資通訊及聯網裝置趨勢,衍生出貨運爆增對城市環境的衝擊與影響。(延伸閱讀|身在西雅圖──拿了就走,首逛亞馬遜無人商店Amazon Go

國外出現可用APP預約的移動式迷你超市。國外出現可用APP預約的移動式迷你超市。圖片來源:截自Robomart影片

永續城市物流大冒險,高效低碳才是真聰明

疫情席捲全球之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最後一哩生態系統的未來》報告指出,2030年電子商務的配送需求,將導致市區內配送車輛暴增36%,增加近6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都市配送常用的輕型商用車(LCVs),雖然增加幅度不高(每年約1到3%),卻會大幅增加壅塞程度,使人們的通勤時間至少拉長21%。

國際非營利組織智慧貨運中心(Smart Freight Center)主任王波勇說,物流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而在物流行業內,貨運約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90%,占整體物流成本的35至60%。城市貨運——通常是旅程第一且最後一哩路,涵蓋供應鏈最昂貴及污染最嚴重的部分。

世界各大城市早已開始關注城市貨運問題,並陸續制定相關治理計畫。世界各大城市早已開始關注城市貨運問題,並陸續制定相關治理計畫。圖片來源:智慧貨運中心Smart Freight Center

面對各種城市配送帶來的挑戰,世界許多城市已經開始採取積極的行動:

倫敦在市長交通策略架構下,提出《貨運及商配行動計畫》,從「安全、潔淨、效率」三準則,提出具體的政策方案,以紮實的數據資訊收集、製圖與分析研究,在科學實證基礎上推動決策與規劃。

阿姆斯特丹推出「潔凈空氣行動計劃」(Actieplan Schone Lucht),透過大數據的收集與應用,預計2030年達成城中心零排放交通,2025年禁止所有商用柴油車及燃油引擎。

波特蘭更超前部署,對電子商務與新興物流科技進行影響評估,提出各種務實行動。例如將路緣使用的密集時間轉移到其他離峰時間;容許零排放配送運具使用公車專用道、提供充電站,鼓勵使用非燃油運具;建置市中心的微型集運站(micro depot),或是推動商業區企業共享配送區與設施、共同採購服務等。

看起來,「去碳化」是未來城市物流的共同目標與趨勢。但推行上,除了公部門,物流業者的支持與協力更是關鍵;而「高效」,則是讓私部門與企業願意一起投入「去碳化」行動的起點。

簡單地說,提升城市配送效率,代表減少交通時間、壅塞及哩程數。對城市而言,減少了環境衝擊、碳排放與能源耗用;對企業而言,則是提高市場競爭力、降低成本,更回應了永續社會責任及綠色供應鏈的需求。

效率,成為公私部門、多元利害關係人之間對話與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延伸閱讀|Uber Eats為何興起?變遷的城市生活與衍伸的金融服務

全球第一個「生態物流社群」,桃園公私協作展現台灣物流實力

桃園市成為全球第一屆生態物流主席城市。桃園市成為全球第一屆生態物流主席城市。圖片來源:截自桃園市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網站

全球最大永續城市組織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於2017推出全球第一個以城市治理角度來審視物流的國際倡議——「生態物流」(EcoLogistics),成立生態物流社群(EcoLogistics Community),連結哥倫比亞、阿根廷與印度等9座城市。

生態物流,是基於低碳、永續、以人為本的角度發展貨物運輸。台灣桃園市作為台灣國際運籌重要樞紐,也是近2000家物流業者的據點,2019年受邀成為生態物流社群首屆主席,引領全球社群城市推動更潔淨、智慧與人本的城市貨運。

技術上,台灣物流產業鏈從數位轉型、大數據、區塊鏈、自動化與冷鏈等應用,到綠色倉儲、低碳商用運具、數位平台、物流服務優化、循環包裝等實例,百花齊放;業者期待政府能在政策上,提供物流整體發展的架構,透過政策工具的推力與拉力,提升市場的公平性,並建立對話機制。(延伸閱讀|桃園成全球生態物流首席城市 竹縣成立全台第一座政府內公托|智慧城市懶人包#61

參考來源
The Future of the Last-Mile Ecosystem,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
Th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ALICE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