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為何興起?變遷的城市生活與衍伸的金融服務

Uber Eats為何興起?變遷的城市生活與衍伸的金融服務
2019-12-09
文.劉奕成、葉柏廷
6803
昔時,苦行詩人周夢蝶有詩一首《淡水河側的落日》:

觀音山仰臥在對岸淡水河的左側
落日,嬰兒似的
依依在觀音膝下的右側

圓軌永遠繞著圓走
明天。今天的落日
仍將巍巍升起——
在觀音默默念自己的名字 念到第十二句的時刻——
雖然,雖然名字
名字換了
朝陽

我說:一切胚胎於
一切之所以為一切——
豌豆之所以圓
菱角之所以彎...

如是如是。曾經在這兒坐過的
這兒便成為永遠——
淡水河永遠
淡水河側的落日永遠
觀音山永遠
永遠永遠

 

我在淡水小鎮寓居盤桓過些許時日。那個時刻,淡泊饗用淡江之畔的瞬間即永恆,閒憩、寧靜及美景盡收眼中心底。唯一不便,是進城動輒逾一小時;不過那個時候通勤近郊多半如此,因此也不覺為苦。

如果是現在,我不會選擇卜居淡江。

城市的發展,多半源自於公共運輸建設的大舉擴張。雖說木柵線通車在先,台北城要到1997年捷運淡水線通車起,才開始將人們由城中大量運輸往城外,大幅縮短通勤時間,於是有了較低的房價,吸引著人們陸續往不遠的近郊遷居。最令人期待的,是預計於2019年底啟用的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更將打通環節,陸續串連起大台北地區多條捷運線。

人類生活時時改變,早年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農業興起,人們隨氾濫良田萬頃扎根,而有了大河文明。河流萌發了農業,又勾勒出商業社會的運輸。時序步入現代,上班族居住地點常因交通或生活型態而有所變化,除考量距離工作地點的通勤時間、學區、生活機能及未來潛在價格漲幅等。

當年在捷運通車帶動下,淡水地區兼具自然美景、可接受的房價及通勤時間,吸引大批人們進駐,現在,淡水已經顯得太遠,交通更方便的捷運站如雨後春筍冒出頭來,更多了南港及青埔等高鐵站;人們選擇區位,不再囿於距離遠近,而是更實際的時間長短。

【延伸閱讀】你住公司附近嗎?美國研究:上班通勤超過__分鐘就會不快樂

家庭的居住地點需求,可區分為「便利需求導向」及「舒適需求導向」兩大類,並可從中發掘潛在尚未滿足的生活金融需求。

第一類便利需求導向,會讓大都會的市區更顯矜貴。年輕一代在薪資收入有限、卻市區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仍想居住在極接近市中心的地域,以便享有便捷的交通及高品質週邊生活。

【延伸閱讀】專題|蝸牛依舊無殼:30年來台灣居住困境的反思

想像走路或搭乘公車15分鐘內可以上班,又可以到達百貨商場、米其林評級餐廳或誠品書店等。這類型的目標客戶可能選擇購買小坪數20~25坪的華廈或公寓,控制總價在可負擔範圍內,抑或選擇以每月新台幣三到五萬元租賃公共設施完善的社區大樓,享有舒適的公共空間如會議室、餐廳、KTV及健身房等設備等;甚至出人意表地,搭配一台要價新台幣250萬元的保時捷休旅車Macan。反正既然都買不起天價房子,不如多寵自己一點。

這股潮流會帶來後續種種影響,因應小坪數住家而生的外租個人倉庫將崛起。「Boxful 任意存」就是個好例子,可以到府收送裝箱傢俱或衣服,人們夏天時把冬天穿著的大衣、長袖衣物或電暖爐等設備打包裝箱後,請專人運送至外部恆溫倉庫保管。

再者,外送食物需求將持續抬頭。現代家庭人口減少、人們工作時間偏長,自己做菜不符成本效益,於是選擇住在市區,外送服務會節節攀升;另有一個思考點,是將朋友聚會的場所,由過往的餐廳改約在家裡,或所謂的社區公共設施空間如餐廳或KTV裡。

住在市區,離餐廳近些,送達時餐點仍相對美味,在家又自在,對不受舊觀念桎梏的年輕人來說,何樂而不為?

【延伸閱讀】一句負評就可能丟工作!外送平台的評分不只是下單指標,還影響外送員與我們的行為?

Uber Eats就是看準中長期持續成長的外送需求趨勢,順勢推出訂閱制服務。針對忠誠用戶,推出月付NT$120,單筆訂單金額滿NT$199免外送費,甚至再提供折扣,就是最好的例子。

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只能順著時代,對應提供特定生活場景所延伸之金融機會,例如更完善便利的支付,或是跨平台點數等會員禮遇。

Uber Eats等外送服務對餐廳影響甚鉅。近期因為電商等虛擬經濟取代實體店面,再加上商圈移轉,東區人潮銳減,可是房東居然還提高房租,不少名店陸續打烊或更換店址。許多人本來以為,餐廳的店面需求是一樓店面的房價及租金的撑盤力量;然而外送服務興起,街邊一樓店面的餐廳真的還有需要嗎?

商場中的餐廳,不必非得一樓;少數頂尖餐廳、著眼以服務或氣氛營造,不管在幾樓,都能吸引到慕名而來的客戶。

未來,更多的餐廳面臨轉型挑戰。有些餐廳開始與便利商店合作。

例如全家與叁和院推出台菜料理商品,符合上班族搶快及便利的快食需求;更多的餐廳業者選擇與外送平台合作,儘管需要付出30~35%的費用抽成,但可藉此獲取更多訂單。

而外送比重增加及到店消費人數減少,甚至可以減少店內座位數,甚至不再需要餐廳開在一樓或街邊店,可以搬遷至高樓層或其他外送便捷地點,因而節省下房租並調整成本結構。

過往正常營運的餐廳,常見成本占營業額比重為食材成本30%、房租成本20%、人事成本20%及其他成本10%。在與外送平台合作後,可能變成食材30%成本、房租10%成本、人事10%成本、外送平台抽成 30%及其他成本5%。當所需空間變小以及更換地點,可以順勢省下房租成本以及服務人員費用。

對於金融服務業者來說,外送平台如Uber Eats的外送人員在外奔波,將衍生途中所需保障需求,不論是車體損失險、第三人責任保險或是超跑肇事險等;外送人員開展事業所需營業用機車的貸款,也是不可多得的發展機會。

前述的第二類「舒適需求導向」,也創造新的機會。

部分族群重視居住環境的寬敞及舒適,可能選擇住在桃園青埔高鐵站附近或其他桃捷沿線,採取大眾運輸交通方式。願意接受的通勤時間,可能是單趟40~60分鐘,甚至願意選擇開車上下班,每天兩到三小時開車時程也不以為意。

其中,使用公共運輸通勤族群,於通勤期間使用手機的機率甚高;若能針對此類客戶在適當的時間點如下班尖峰時刻的18:00~19:30,提醒或通知其感興趣的項目,成交機率相對大增。

另一方面,金融業者也會針對開車通勤族群所需之車用情境,提供整合性解決方案,包含停車位及停車場之搜尋、預訂及支付金流、定期保養之事前提醒及扣繳、加油付款甚至於汽車買賣等資訊。著眼的,就是生活型態衍生的金融商機。

知名的《城市的勝利》一書,描繪了城市的人口集中及高度發展,有助增加人們面對面交流,從而激盪創意及創新模式;更有足夠消費族群以滋養藝術與美感的發展,有助於未來更多從生活中開展的情境例如藝術、美學生活等。

不管是在主要城市、衛星城市或鄉間,持續從生活中觀察、從趨勢中展望。掌握延伸金融需求,關鍵在於如何與各情境生態圈夥伴協同合作、更適時、適切地滿足客戶的下一步及下下步需求。

人們更在意生活的品質,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用心觀察,便能從容自在迎向美好的將來。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