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大樓強光徹夜照你家?美研究:長期光害恐致癌與心臟病|城市圖書館

路燈、大樓強光徹夜照你家?美研究:長期光害恐致癌與心臟病|城市圖書館
夜景雖美,但長期光害除了可能導致疾病,也會破壞生態環境。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2020-12-22
文・周卓煇(摘自《擁抱暗黑》)
12460
日本「夜景峰會」專門研究夜景對旅遊業影響,近年來公布的世界級夜景城市,包括香港、日本函館和長崎、義大利那不勒斯,以及摩納哥。

入夜後,閃爍的華燈照耀下,將這些城市點綴成一座座璀燦不夜城。然而,夜晚燈火通明,可能帶來嚴重的光害問題,而且受害者不只人類,就連動物、植物也難以倖免。

人造夜光比自然夜光更亮

究竟,人造夜光有多亮?

跟自然的夜光相比,現在的人造夜光,不知道明亮了多少倍。正因如此,我們的生理時鐘和作息,原本應當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如今卻受到人造夜光嚴重的干擾。

城市中招牌、霓虹燈等人造夜光較自然夜光明亮許多。城市中招牌、霓虹燈等人造夜光較自然夜光明亮許多。圖片來源:Unsplash

基本上,會在暗夜出現的自然光,主要是來自月球、大氣光輝、星群和銀河。另還有罕見的黃道光、極光及螢火蟲的螢光。

在沒有月亮且遠離銀河與大氣光輝的晴空夜晚,照度約0.002勒克斯。路燈又有多亮呢?一般來說,通常是5勒克斯。這樣的照度比自然夜光還要明亮,為滿月時照度的50到100倍,是暗月星空的2,500倍。

事實上,在5勒克斯以上,人眼會將黑夜當黃昏處理,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或可能的危險。路燈或街燈的照度若超過100勒克斯,人眼則會將黑夜當白天處理,同時也加劇了光汙染及對眼睛的傷害。

睡覺眼瞼會透光

窗外路燈是否會影響睡眠?

美國杜蘭大學晝夜節律生物學中心主任希爾(Steven M. Hill)與杜蘭大學醫學院結構與細胞生物學教授布列斯克共同主持的研究指出,雖然還無法確定曝照多少人工光線,才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但他們認為,可能只需要少到像是從臥室窗戶透射進來的一點點街上夜光,就足以造成影響。

微弱的人造光線都可能影響睡眠。微弱的人造光線都可能影響睡眠。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可是,我們睡覺時都閉上眼睛,為何還會受到人造夜光的影響?這與我們的眼瞼(眼皮)有關,因為眼瞼會透光!

由此可知,亮白的路燈照進住家的臥室裡,會讓人無法睡好覺。自從知道人造夜光會威脅人體健康後,我每次看到亮白的街燈,或是徹夜點亮的宿舍、辦公大樓,就會感到生氣,怨嘆人類怎麼會如此愚蠢、戕害自己?

可是,該怎麼辦呢?總不能跑出去關掉路燈吧!

也許可以參考美國醫學會建議,相關單位應盡量使用發出最少藍光的LED路燈,才能降低路人發生眩光的機率。同時,在非尖峰時段,把LED路燈的光線調暗一點,並應使用燈罩蓋住燈泡,讓燈光照射在適當位置,而非照入住家的臥室裡。

長期夜光曝照恐致癌

2012年,為解決藍害傷眼、傷身及致癌問題,同時顧及人們對照明的需求,我們OLED照明研究團隊,發明了無藍害的燭光OLED技術。

2014年,有學者在國際知名的《臨床醫師癌症期刊》引用了我們燭光OLED的創新發現;同一年,《臨床醫師癌症期刊》刊載了〈現代世界電力照明引發乳癌及節律破壞〉(Breast Cancer and Circadian Disruption from Electric Lighting in the Modern World)研究報告。

史帝芬斯等學者指出,長期夜光曝照,猶如無形的空汙,光害悄然形成。而光害導致的乳癌與攝護腺癌,除了在國人死因首位的癌症名單上榜之外,其死亡率也持續上升中。此外,光害可能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入列在國人十大死因之中。

建立無藍害的夜景城市

目前,放眼世界,沒有一座城市是完全無光害。既然處處有光害或藍害,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努力及改變,來打造健康的夜晚世界呢?

首先,我們應該努力打造一座無藍害的夜景城市,這可以透過鄉鎮、村里或社區居民凝聚共識的力量來推動。

以往,世界各國政府推動城市觀光時,有些偏愛以璀燦不夜城吸引觀光客,像是日本函館、香港太平山、義大利那不勒斯,都名列世界級夜景城市。尤其是北海道函館市的知名夜景,更是由當地政府輔導,補貼店家和居民電費,才能維持這一龐大的觀光商機。

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函館夜景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往。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函館夜景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然,以現在光汙染、藍害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作法已經是過時且不適當的示範。此外,就連香港也是全球光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這也不再是什麼值得光彩的事。

我們認為,因應之道,是努力轉型為光線黯淡柔美的無藍害夜景城市;再不然,重新建立一個無藍害的夜景標竿城市,也是可行的作法。

可以預見的,未來若有這麼一個無藍害又獨具特色的村里、鄉鎮,除了居民、生態變得更健康之外,其所帶動的觀光及文創商機,勢必非常可觀,值得一試。(延伸閱讀|熱氣球嘉年華登場!台東如何複製「金城武樹」旅遊模式,讓10萬人來10次?|余明勳專欄

合歡山,亞洲第三座暗黑公園

國際暗空協會為國際性非營利組織,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立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土桑市(Tucson),致力於為今世和後代子孫保護夜空,以免遭受人造光源汙染。

他們體認到,在150年前,全球每一個人只要抬起頭來,就可以在夜晚看見美麗壯觀的星空。可是,到了今日,超過數百萬的兒童在他們所居住的環境中,早已沒有這樣的體驗,更遑論有機會親眼欣賞銀河系的景象。

人造光線不僅汙染了夜空,讓人無法清楚瞭解宇宙星辰所要述說的故事,還對人類的安全與健康、生態的維繫與平衡產生了危害,所虛耗的能源,又加重了環境的負擔。

為了讓照明更加聰明,把黑暗留給夜空,國際暗空協會積極推動「暗空區」(International Dark Sky Places,簡稱IDSP)認證。這是一項涵蓋公園、社區、保留區等不同類型的認證計畫。

2018年末,台灣加入了國際暗空協會。2019年八月初,國際暗空協會宣布合歡山鳶峰到小風口區域通過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座國際暗空公園。這也是繼韓國永陽螢火蟲保護區、日本西表石垣國家公園之後,亞洲第三座暗空公園。(延伸閱讀|想追星來這裡 合歡山通過國際暗空公園認證|智慧城市懶人包#38

在沒有光害的合歡山上,能看到成片星空。在沒有光害的合歡山上,能看到成片星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無光害,才是健康的夜晚世界

我率領的清大OLED照明研究團隊,也與司馬庫斯部落馬賽穌隆頭目、亞拉比互牧師、優繞依將長老等三人攜手合作,率全國之先,啟動「司馬庫斯無藍害照明計畫」,希望能降低高山光害,打造全球第一個無藍害燭光OLED照明的示範部落。

司馬庫斯部落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山上,海拔高度約1,500公尺。從內灣出發,車程時間需要約2.5至三小時。司馬庫斯不但是台灣最深僻的泰雅族部落,也因遺世獨立而有「上帝的部落」稱號,並保存了泰雅文化及豐富自然生態。

司馬庫斯因地處偏僻、遺世獨立,因此有「上帝的部落」稱號。司馬庫斯因地處偏僻、遺世獨立,因此有「上帝的部落」稱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由於地處深遠山內,道路開拓、電線和電線桿鋪設不易,以至於司馬庫斯長期沒有電力供應,所以又稱為「黑暗部落」。直到1979年,部落開始供電,成為全台最晚通電的地方。1995年對外道路開通,陸續有路燈,照亮了四周環境。

沒想到有了電力之後,族人卻發現,不少昆蟲死於路燈下,甚至有飛鼠直接撲向路燈撞死。馬賽穌隆頭目不捨當地生態受到不當人工夜光的傷害,決定改用小燈,並限縮用燈的時間。

我和司馬庫斯部落長年互動,除了擔任義工外,也與馬賽穌隆頭目等三人非常熟稔。當我知道部落族人為此事深受其擾時,便對他們提及清大OLED照明研究團隊所研發的燭光OLED。

聽我解說完燭光OLED的特性,包括比較不會傷害孩子的眼睛、對人體健康也比較好,亞拉比互牧師點了點頭。我以為這兩大優點足以說服牧師,殊不知他馬上提問:「這個燈對昆蟲友善嗎?」

坦白說,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儘管我直覺是肯定的答案,但當時畢竟尚未有具體實驗數據可以佐證燭光OLED對生態較友善。不過,由於一般路燈使用光源為高色溫、光色偏藍的白光照明,會吸引趨光性昆蟲前來。這些昆蟲不是被高溫燈具燙死,就是繞著燈源直至體力透支而累死。

因此,亞拉比互牧師認為,只要昆蟲別死在燈下,到了白天仍可以再飛走,那麼就算是好光。(延伸閱讀|給石虎安心的家 苗栗南投推友善生態環境給付計畫|智慧城市懶人包#29

「上帝的部落」立生態友善路燈

2014年聖誕節前,在部落生命樹木雕兩旁,點亮了人類史上第一盞無藍害燭光OLED路燈。當時,由清大OLED照明研究團隊與智晶光電共同研發,捐贈兩盞擬自然的類燭光OLED路燈給部落。

可是不久後,這兩座第一代的燭光OLED路燈便傳來不亮的消息。經技術人員檢查後,推測是因山上的溼氣與寒氣,導致外部線路鏽蝕而短路。結果,自此之後四年,燭光OLED路燈就未曾再點亮過。

為協助司馬庫斯打造無藍害照明部落,免除「藍光傷害」之苦,我和馬賽穌隆頭目等三人,於2019年三月八日召開記者會,共同呼籲社會各界贊助、認養「司馬庫斯無藍害照明計畫」,每年需要約120盞無藍害燭光OLED路燈。

在許多善心人士、社團、企業與學校各界支持下,一共捐贈240餘盞的燭光OLED路燈,皆由清大團隊委託南京第壹有機光電公司(First-O-Lite)製造。

同年七月六日,我們一群人在司馬庫斯部落「夕陽小路」路口前,舉行生態友善燭光OLED路燈啟用儀式,終於讓司馬庫斯可以實現部落有光但對生態無害的目標,成為全台,甚至是全世界第一個無藍害的部落。

燭光OLED燈光柔和,少了藍光,不會吸引趨光性昆蟲,免於傷害昆蟲。為了友善環境,燭光OLED路燈加掛燈罩,燈罩則以在地朽木做成虎頭蜂窩造型。在有燈罩的防護下,讓光線往下,減少眩光與光害,並降低對昆蟲及生態的負面影響。

燭光OLED能降低人造夜光對生態的危害。燭光OLED能降低人造夜光對生態的危害。圖片來源:截自Art Coretronic影片

立「光害防治法」保護幼童視力

針對光汙染和藍害,美國能源署的行動為何?他們期許,在2020年之前,科技界可以開發出新的「光質指標」,其中包括如何量化光源對「健康」的影響。

一旦新科技可以量化光汙染與藍害,未來,光汙染、藍害嚴重的顯示器與照明產品,將無法上市或上架販售。要不然,也應該要求廠商必須在產品上張貼警告標誌。

事實上,光線照射所造成的視網膜發炎,早已經可以量化。而光線曝照所抑制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亦可經由量化而得出結果。換句話說,美國能源署對健康有關「光質指標」開發的期許,遠在2020年之前就已實現。

接下來另一波的行動,應該是如何制定相關的標準與法規,以使下一世紀的3C與照明產品,對人們是友善的,進而促使戶外的霓虹廣告與路燈等等,也應對生態與夜空是友善的。同時,針對不良的產品,應該建立退場機制。

至於眼睛還在發育的幼童,受到光汙染與藍害的影響更大,更迫切需要立法保護他們,就像是非成年人不得飲酒、買酒、抽菸及買菸一樣。因此,在講求民主的台灣,我們應積極要求立法委員著手處理「光害防制相關立法」,這不僅是大勢所趨,而且刻不容緩。


書名:《擁抱暗黑》
作者:周卓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1.12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