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8.8萬人擁一家!為何台北百貨公司密度全球最高?

每8.8萬人擁一家!為何台北百貨公司密度全球最高?
台北市信義區多家百貨公司林立,是百貨業的一級戰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1-02-01
文・陳韋聿(取自《捌零・潮臺北》)
23675
1983年,《經濟日報》有篇報導標題說得非常直白:「台北的百貨公司太多了!」

該文指出:當年三月,台北的百貨公司總共有17家。而那時全台北市的人口僅在230萬左右,平均13.5萬人就養了一家百貨公司。相較日本東京,則是22家百貨公司對比1,140萬人口。從比例來看,台北百貨商場密度顯然太高。

之後,台北百貨公司的擴張並未停下腳步,進入市場的挑戰者反而持續增加。

到今天,台北市百貨商場大約已成長到30家左右,而台北人口比起1983年也不過增加30幾萬而已(編按:目前台北市人口約265萬,平均每8.8萬人就有一家百貨公司)。同時,市政府後的「信義新天地」成為全球百貨業密度最高的地方。

看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真的很熱愛百貨公司。

台北信義新天地是全球百貨業密度最高的地方。台北信義新天地是全球百貨業密度最高的地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台北有那麼多百貨公司?

八〇年代的「台灣錢淹腳目」,民間消費能力和欲望都不斷膨脹。如同部分現代學者論斷——當時的台灣正逐步轉型為一個「消費社會」——也就是說,日常消費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而是不斷把錢財拿去購買非必需品(比如動輒上萬元的名牌貨),藉以滿足心理欲求。而百貨公司正是提供這些奢侈品的最主要場所。

若站在經營者立場,百貨公司則是好用的工具。1982年一月,《經濟日報》專題報導「台北百貨公司的經營奧秘」,其中一篇文章標題開宗明義問道:百貨公司到底賺不賺錢呢?

答案是否定的。百貨業毛利不高,運作大型賣場,房租、水電、人事成本等支出其實非常可觀,總之經營百貨公司並不是一門好生意。

但大部分老闆之所以願意投身百貨業,看重的不是本身利潤,而是它能提供的金流——百貨公司每天都從顧客那裡收到大量鈔票、銅板,幾乎是銀行外最容易收集到現金的營業場所。在百貨公司跟各專櫃定期結帳前,它可以自由決定金錢調度。

對經常需要用錢的企業而言,經營百貨公司的最大好處就是這筆流動資金。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百貨公司的幕後老闆經常是建設公司,因為它們在建案開發過程中,總是需要大量現金周轉。

八〇年代前後,顯然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注意到經營百貨公司的好處,於是,許多原來與百貨業沒什麼淵源的財團都紛紛進到這裡。

比如1980年進入西門商圈的「力霸百貨」,1984年出現在東區的「統領百貨」,乃至於1987年蔚為話題的「太平洋崇光百貨」,幕後出資者其實都有地主財團或營造業背景。

1987年太平洋崇光百貨於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開設第一家分店。1987年,太平洋崇光百貨於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開設第一家分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百貨公司頂樓都有遊樂園?

回顧台北的百貨公司史,許多人都會想起日治時期的「菊元百貨」。

戰後的台北,雖然有許多商店都用了「百貨」這個名字,但第一家真正具有規模的現代百貨公司,還得等到一九六五年誕生的「第一百貨」(位在今天中華路一段41號的「萬企大廈」)。之後,前文提到的「遠東」、「今日」等指標性的百貨公司,也在數年後相繼落成於鄰近地區。那時,整個西門町商圈因為六〇年代初便已吸引大量人流的「中華商場」,再加上這些新興的百貨公司加持,而變得更加繁盛。(延伸閱讀|中華商場前傳:為什麼台北有香榭大道,我不知道?|城市冷知識#07

中華商場為西門町商圈吸引大量人潮,也是許多台北人共同的回憶。中華商場為西門町商圈吸引大量人潮,也是許多台北人共同的回憶。圖片來源:https://bit.ly/39p2UJx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們進一步看到「第一」、「遠東」與「今日」的幕後經營者,便會發現它們都是戰後來台的上海商人所創辦的。這三家百貨的最初藍圖,也都參考民國時候上海百貨業的經驗。

換句話說,六〇年代末的台北,人們走進西門町百貨公司,可能會發現舊時上海的影子。比如「今日」曾大手筆地打造「今日世界育樂中心」,把娛樂表演跟購物商場結合在一塊。此外,還有一座蓋在屋頂上的遊樂場,其實也是源自老上海的設計創意。

如果你曾生活在八〇年代前的台北,你或許會對今日百貨頂樓的遊樂設施有些印象。這座兒童樂園一直存續到1989年,直到它被大火吞噬為止。試著想像你走在今天的西門町街區,抬頭仰望西門誠品的大樓屋頂,竟能看見一艘海盜船被甩出樓地板邊緣,飛翔在半空中——以前的今日百貨就是這麼幹的。

實際上,在八〇年代的台北,還有許多百貨公司也都曾在屋頂上搞了這麼一個屋頂遊樂園,比如1980年新光集團在西門町經營的「獅子林百貨」,1985年東光鋼鐵在林森北路開設的「東光百貨」,都曾有類似的設計,只是經營的時間並不長久而已。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百貨公司頂樓乘坐雲霄飛車或旋轉木馬,也該說是屬於八〇年代的一種台北記憶吧。(延伸閱讀|在日本打造最不像誠品的誠品,吳清友的最後一個豪賭

由大統集團經營的高雄大立百貨為目前少數仍保有頂樓遊樂設施的百貨。高雄大立百貨目前仍保有頂樓遊樂設施。圖片來源:取自大立、大統五福店粉專

為什麼百貨公司辦那麼多周年慶?

1965年開始,海派商人開設的百貨公司還有個創舉,那就是專櫃抽成制度。

簡單來說:台灣百貨公司的賣場自營項目占比通常很低,多半邀請廠商進駐設櫃,業者只從銷售利潤當中抽成分潤。更直白地說:百貨公司就只是個單純的二房東而已。

這種經營模式,業者只管收錢當然輕鬆。但壞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各家百貨公司商品重複率會非常高,因為他們找到的廠商差不多就是那些。

於是,八〇年代初期,當台北百貨公司密度增加之後,人們驀然發現:不管東區或西區,百貨公司都沒什麼差別,走進哪一家看到的專櫃全都一模一樣。

更糟的是,當百貨業者為了爭客源而祭出折扣戰時,其他業者也只能乖乖跟進——因為商品重複性太高,沒人願意出更貴的價錢在你的店裡購買一樣的東西。頻繁的折扣戰在七〇、八〇年代之交的台北百貨業界,成了嚴重的惡性競爭,沒人從中撈到好處,就連消費者也對商品折扣宣傳感到疲乏。

百貨業者為爭客源而頻繁祭出折扣戰。百貨業者為爭客源而頻繁祭出折扣戰。圖片來源:大塊出版

最終,百貨業界想出來的辦法是——成立「百貨綜合小組」,統一規範每家百貨公司的折扣促銷活動,不斷流血削價的爭鬥才終於平息。

也是在這時,百貨業者體認到產業必須升級。而他們很快找到了學習模仿的對象:那就是日本的百貨公司。八〇年代前後,台灣的各家百貨公司都紛紛開始尋求與日本同業的「技術合作」。

比如統領百貨找的是日本的「京王百貨」,即便是原屬「海派」的遠東百貨,在八〇年代也跑去找了東京的「伊藤洋華堂」,據說他們砸了一大筆錢,派遣了200個中、高階幹部到日本學習經營方法。此外,有些業者做得更徹底,比如1977年創立於南京東路上的永琦百貨,一開始聘用的總經理,就是出身日本百貨業的日籍退休主管。

「技術合作」只是第一步,1986年,台灣決定開放外商投資本國的服務業,之後,諸多日本百貨公司乾脆與本地企業合資,聯手進軍台灣市場。

1987年,太平洋崇光百貨以1萬6,000坪賣場的王者之姿,正式降臨於忠孝東路四段。1991年誕生的新光三越則一舉將信義計畫區鯨吞蠶食。同時,新興本土品牌明曜百貨加入了東區戰場,來自香港的先施百貨則在南京東路附近插旗。另外,還有台北車站前的大亞百貨、選擇到內湖另闢戰場的德安生活百貨、台法合資的明德春天百貨……。

在八〇年代末到九〇年代初,整個台北市活像是進入了百貨公司的戰國時代。而所有這些品牌性格鮮明的競爭者,也徹底翻轉了台北的百貨業界。

此外,許多我們今天仍然熟悉的百貨公司文化,都在八〇年代奠定基礎,比如街邊的商品櫥窗設計走向前衛風格,比如各家百貨必備的周年慶活動、地下一樓的美食街……凡此種種,你都可以在那個時代找到這些東西的雛形或根源。(延伸閱讀|誠品南西10天狂吸50萬人 背後推手是他們

常見的百貨公司文化如美食街等,都能在八〇年代末到九〇年代初找到雛形或根源。常見的百貨公司文化如美食街等,都能在八〇年代末到九〇年代初找到雛形或根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的百貨公司在八〇年代最重要的變化,是它逐漸從集合各專櫃的賣場,演變成更為全面的休閒場所。這時代,台北的各家業者引進更多的娛樂元素,使它本身所提供的體驗更為有趣多元。比如電影院、書店、餐廳、健身房、劇場、畫廊,乃至於電動間。

透過這些進化,百貨公司和越來越多本來與它無關的人建立關聯,而最令人嘆服的現代百貨奇觀,應該會是信義區的那一整片百貨商圈——這一整座城市的消費欲求,大概已全數被它囊括。未來,台北的百貨公司還將進化成什麼樣的巨獸,繼續啃蝕你我的欲望呢?(延伸閱讀|信義商圈人氣反超東區!3種新「造市者」的圈粉大法


書名:捌零・潮台北 作者:倪重華(總策劃)、故事StoryStudio(採訪編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01

書名:捌零・潮臺北
作者:倪重華(總策劃)、故事StoryStudio(採訪編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01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