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正專欄|成功推動「2019地方創生元年」的三種前提

曾旭正專欄|成功推動「2019地方創生元年」的三種前提
地方創生一詞由日本提出,是為了提振地方經濟,解決人口流失和促進青年回鄉的一系列政策,明年邁入「地方創生元年」的台灣,需要有哪三種前提,才可能帶起改變風潮?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2018-05-29
文・曾旭正
23429
行政院上週宣布2019年是「地方創生元年」,要對抗地方人口流失問題、吸引青年回鄉。但宣布元年之後呢?《未來城市@天下》專欄作家曾旭正在個人臉書上發起「我覺得能做地方創生的前提是⋯⋯」接龍活動,找出了三個重要但容易被忽視的前提。跟你想的一樣嗎?

政府部門宣布2019年是「地方創生元年」,讓我想起兩個故事,是典型的火花,來自民眾與政策的初接觸。

1994年,文建會(今文化部前身)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並開始推動相關計劃,為了傳達新理念,便與專業團隊合作舉辦多場政策下鄉座談會。記得有一場在中部某個市鎮舉辦,活動前,我們特別去拜訪當地的里長,請他們幫忙邀請更多社區幹部來參與。里長問是什麼樣的活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說明會。」里長不解地回說,「『社區…營造』,那你們應該去找營造廠?為什麼找我?」這對話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個政策名稱拗口、民眾普遍陌生的年代。

同樣的經驗,後來又因「農村再生」而重演了一次。2010年,政府打算訂定「農村再生修例」,要編列1500億元投入各項工作。由於學界與社造團體對於政府提出的政策做法頗不以為然,農委會為了向社會釋疑,大幅動員地方農會組織舉辦多場說明會。在南部的某一場,會議之前,工作人員分發傳單積極動員農民,產生這麼一段對話:

工作人員:歐巴桑,下午要來聽「農村再生說明會」哦!
阿婆:啥?什麼說明會?
工作人員:農村擱再生啦!
阿婆:擱再生!?沒法度啦,我老了,沒法度擱再生!要叫少年的返來生啦!



就農村再生而言,阿婆的回應的確一語中的──要年輕人回來,農村才有希望。在地方創生政策即將開展的前夕,這個故事再度發揮點睛提醒的作用,亦即無論如何,地方創生一定要聚焦人口問題。接下來,各個地方不論是要做實際資源的動員還是抽象的想像力動員,都要務實地針對人的需求,設法減少年輕人口外流、吸引外地遊子回流,甚至是吸引外鄉人願意來當新住民,才能真正讓地方創發生機。

地方創生想成功,有哪些前提?

為了宣傳也為了討論,我在臉書上請朋友接龍回答一個問題,引來不錯的回響。我請大家接龍的是:「我覺得地方創生的前提是…」,結果在有70個臉友留下他們對「地方創生」的看法。根據初步檢視,留言者有男有女,年齡分佈在20至60歲之間,這些朋友半數有參與社區營造或農村再生的經驗。

經過簡單整理,朋友們的留言可以歸納為這麼一段話:地方創生的前提是居民要能看見自己,對未來發展有危機感,進而有一些雞婆的人願意行動來改變現況,這一群人要能發展出協作的機制,共同努力才能達成地方創生。

如同社區營造所主張的,地方創生的最初前提也是「看見自己」。看見才會引生意識,進而才有內發的可能;但「看見」並不容易,尤其是看見自己。

要看見什麼呢?首先是要看見自己生活的樣子,再進一步,看到自己的處境以及處境中的其他內涵。譬如,處境中的其他人,我們彼此共存但其實擁有不一樣的生活,因此必須發展出相互包容的能力。

又譬如看見處境所在的歷史、地理與文化表現,因而能在時空之中定位自身,若能如此,終究必然將體認到地方也在全球化潮流之中,面對資本主義帶來的各種危機。臉友陳怡伶說得好:地方創生的前提是一種對地方的深描能力。

想做地方創生,地區居民也必須先了解地方遇到的困境及可能的機會。(取自新港文教基金會

前提一:社區要有集體危機感

通常我們歸納人的行事動機,其源頭無非三種:避凶、趨吉以及自我實現。根據我們對許多社造案例的觀察,這三種動機的確涵蓋了所有,但我們也發現,它們並不是互斥的,甚至它們就是一個社區從無到有,發展成生命共同體的動機次序。亦即,在地人要能清楚意識到地方正日漸失去生機,集體的危機感形成了,為了避開死亡,才會奮起行動。

臉友陳瑞賓就有點悲情地說:地方創生的前提是先死透、絕望到自己願意改變的程度。

危機感促生社區營造的案例很多,譬如台南金華社區就是因為社區公園用地要被標租給民間業者開設幼兒園,居民為搶救公園而團結起來。後來,不只成功抵制了幼兒園計劃,社區更主動投入公園的營造,居民的認同感因此更加凝聚,持續了近20年的社區營造工作。金華社區由公園危機到後得得到總統文化獎的肯定,是都市型社區營造的典範!台南後壁的土溝村從僅剩一頭水牛而敏察到社區可能消亡的危機,也是很好的例子。

金華社區將文化園區公園部份及鄰近地主提供的土地整理完後(上),分區種樹和花苗(下),由社區志工及社區居民共同維護。(取自環保署

前提二:雞婆的人要夠多

社區營造不是說出來的,地方創生當然也不是,問題是誰來做?答案是雞婆。所以網友不約而同地主張,地方創生的前提就是「地方有很多雞婆的人」。

根據我多年對社區的觀察,100人之中,大約有5人是天生雞婆,15人是有雞婆的潛能,其餘的80人通常是等待搭便車的。天生雞婆者共同的特質就是熱情與行動力,因此通常會急於行動,我常提醒他們,首要任務是設法找到另外的4個雞婆,成為工作團隊。而這個團隊,除了發起行動嘗試處理實質問題外,更要設法將另外15位的雞婆潛能開發出來。雞婆不僅限於在鄉的人,臉友陳怡帆更主張要有「永遠記得家鄉的出外人」。

每一個社區營造案例必然有雞婆在其中,只是數量多寡不同而已。1987年,林懷民回故鄉嘉義縣新港鄉公演之後,將售票收入捐出,鼓勵同鄉的陳錦煌醫師等人湊足金額後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由此展開20多年的社區營造,迄今仍充滿活力且成功交棒給年輕一代,成就了新港奇蹟。出外的林懷民與留鄉的陳錦煌不正是雞婆的榜樣。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每年捐助數千萬元支持各地的社區雞婆,如今已累積超過億元,也是雞婆的代表!

長輩帶孩子到新港文化館「大地之子‧微笑台灣─江添富油畫藝術創作展」展覽觀展。(取自新港文教基金會

前提三:政府也有責任

在日本推動地方創生很有名的木下齊先生,以其多年的經驗歸納出令人驚奇的心得:推動地方創生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要依賴行政機關」,甚至說「政府的補助金就像毒品」。雖然我們也對民間的自發力樂觀其成,但不會因此如此極端地認為政府不需要做些什麼。

多位臉友便提到政府的狀態也是重要的:地方創生的前提應該包括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夠優化,地方政府官員能發揮領導力並願意與居民一同攜手努力。在基隆市政府服務的臉友徐燕興就說:地方創生的前提是協作、共創、創意官僚培力與人文底蘊網路的支持。

日本柳川推動地方創生。(天下資料)

與「社區營造」、「農村再生」政策初期的發展一樣,「地方創生」也必需經歷一段傳播期,才可能讓新名詞與新觀念植入人心。也唯有經歷這樣的培力階段,政府與民間都產生充分的危機意識,才有可能進一步形成行動共識,齊心面對挑戰。

「地方創生」是一種以社會動員為基礎的政策,社會沒有充分動員起來,政策不可能成功。而,社會動員要從議論開始,議題經過傳播、加上輿論激盪、經歷某些行動摸索後,稍有積澱才能契入人心,支持更廣闊的行動。

思考地方創生的前提只是個開始,地方創生還有許多課題值得討論,未來更多的議論都將成為柴薪,為民間的行動或政府的政策增加熱力。所以,這討論也算是地方創生要成功的一項前提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墾丁不如沖繩?看日本四招做「地方創生」【曾旭正專欄】高齡化浪潮,媽祖、保生大帝能幫上什麼忙?走出賣春街歷史!「橫濱黃金町」高架橋下的掃黃作戰與藝術重生日本瀨戶內海小島 蓋出與自然共存的地下美術館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