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實踐循環經濟?從「選擇」友善環境的品牌開始|2022SDGs國際論壇現場精華

日常生活如何實踐循環經濟?從「選擇」友善環境的品牌開始|2022SDGs國際論壇現場精華
2022SDGs國際論壇帶領聽眾思考,如何從日常實踐循環經濟。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2022-03-24
整理・未來城市、CSR@天下編輯部
24077
每一天,我們都要做出許多選擇;做出「好的」選擇,就能帶給環境、社會正向影響。Nespresso將鋁製膠囊和咖啡渣回收再利用,賦予資源重生價值;安麗集團旗下的紐崔萊農場堅持永續農耕,保護環境也照顧人的健康;格蘭菲迪改善製程減少能源消耗,還把釀威士忌剩下的麥渣拿來發電;農業大縣雲林縣把大量農廢、漁廢化作資源,讓垃圾變黃金還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完整收錄,2022SDGs國際論壇演講精華

Nespresso的完美「鋁」程,提升鋁的循環再製率

咖啡是許多人提神的必備飲品,膠囊咖啡更提供一早起床只需簡單步驟,就能享有一杯濃醇香咖啡的便利。來自瑞士的精品咖啡品牌Nespresso主打膠囊咖啡及膠囊咖啡機,但除了提供產品,他們也融入了永續的經營概念。

Nespresso台灣事業部總監盧翰霖表示,根據2021循環差距報告顯示,全世界消耗1,000億噸天然資源,但可以循環再利用的比率僅有8.6%,如果要提高循環率,要從「源頭」的設計開始著手。

SDGs論壇-SDGs-ESG-永續-循環經濟-Nespresso-盧翰霖Nespresso台灣事業部總監盧翰霖。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這也是為什麼Nespresso的膠囊使用鋁製膠囊,因為鋁除了可以無限熔化再製,採用單一材質還使回收更方便,提升鋁重新被利用的機會。

Nespresso為台灣打造了閉鎖式的循環經濟,稱之為「打造咖啡完美鋁程」,希望能顛覆傳統線性的咖啡生產流程,完美鋁程分為四個部分。

完美鋁程一:完美管道

Nespresso在2021年與郵政公司配合,首創全台「i郵箱24小時」免郵資回收服務,至今已有超過2,400個回收點。還設計會員回收集點機制,藉此提高回收率。

完美鋁程二:完美回收

咖啡膠囊回收後,會分離咖啡渣、膠囊,並把咖啡膠囊100%再利用,同時攜手在地回收場、設計師及實驗農場,將回收鋁製外殼再製為生活用品或鋁製膠囊原料;回收咖啡渣則用於在地農業種植,將營養價值回歸土壤,實現循環經濟。

完美鋁程三:完美環保再製品

2021年底,Nespresso陸續改版販售80%再生鋁膠囊,並利用回收來的鋁,打造精美回收鋁製文具,以只送不賣的方式回到消費者手上。盧翰霖強調,除了每年開發新的產品,還必須實用,才能真正賦予二次生命。

完美鋁程四:完美永續農場

Nespresso在2019年和台大進行有機農業的產學合作,研究如何極大化循環利用咖啡渣。三年過去了,他們發現,咖啡渣回到台灣土地,不單可以幫助有機農業,讓植物淨重上升,對驅蟲也有幫助。目前共有10家在地農場響應回收咖啡渣應用。

其實,從2003年開始,Nespresso就在全球展開了AAA永續品質計劃,為了從源頭開始永續行動,他們帶領農耕專家協助各地的農夫正確使用農藥、提供最新農耕技術,更保障收購加入計劃的咖啡農。

如此一來,不只幫助農夫們提高產能和品質、也保護環境,進而實踐社區環境改善、實現產地復甦保育。加入的農夫從20年前一開始的3名到現在有12萬名,「我們用這種方式讓永續的思維進入咖啡農的生活中,對產地造成正面的影響。」

盧翰霖表示,永續的旅程沒有終點,未來Nespresso將持續落實AAA計劃、並造林平衡碳排放,預計2022年達成全球每杯Nespresso的咖啡碳中和。

把麥渣拿去發電、做卡車燃料,格蘭菲迪釀造更永續的威士忌

除了咖啡,威士忌也是許多人熱愛的飲品,台灣更是蘇格蘭威士忌的第三大進口國,人均消費甚至超越第一名的美國市場20倍,足見台灣人對威士忌的狂熱。

相較於啤酒、葡萄酒等發酵完就能喝的酒類,威士忌還多了蒸餾的流程,因此需要更多的能源和水,也產生了更多的碳排。我們該如何一邊享用威士忌、一邊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呢?

格蘭菲迪品牌大使詹昌憲表示,格蘭菲迪一天約會使用200噸的大麥,一年共會產生2,100萬公升的純酒精。過去,他們會把麥渣拿去餵牛、羊;現在量更大了,牛羊根本吃不完,於是便利用厭氧發酵的技術,讓麥渣產生沼氣來供產區發電,甚至產出超過需求的電。

格蘭菲迪還進一步處理沼氣變成低碳燃料,讓原本使用柴油的卡車改用低碳燃料,減碳95%。詹昌憲說,目前已經改造了四台卡車,他們目標是把廠區的20台卡車全部改裝;更長遠的目標則是將技術推廣到整個蘇格蘭的威士忌產業。

SDGs論壇-SDGs-ESG-永續-循環經濟-格蘭菲迪-詹昌憲格蘭菲迪品牌大使詹昌憲。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此外,格蘭菲迪也注意到威士忌釀造過程中的糖化和蒸餾都會因為反覆加熱、冷凝而讓熱散失、浪費了不少能量。因此他們想辦法利用封閉式循環技術,把熱流在裡面,變成下一個環節要用的熱能,藉此減少使用了50%的能量。

2021年,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宣布2040年威士忌產業的淨零碳排目標。詹昌憲認為,「大廠要先做,沒資本和設備的小廠才有辦法做。格蘭菲迪作為產業的領路者,也會和大家一起朝著目標前進。」

與環境共好,紐崔萊的永續農業九步驟

保健食品除了提供而外的營養,協助人們進行健康管理之外,其製程也有可能對地球的健康產生幫助嗎?

安麗台灣區總裁林彥秀便分享旗下的維生素及營養補充品品牌紐崔萊從1934年創立以來,除了堅持永續農耕、不使用化學殺蟲劑的自然農耕,更有從種子到產品進行九步驟的全程追溯。

SDGs論壇-SDGs-ESG-永續-循環經濟-安麗-林彥秀安麗台灣區總裁林彥秀。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第一步驟:選擇植物

透過DNA分析、色譜分析法,辨認含有豐富營養素的植物。林彥秀表示,紐崔萊共有1800多種植物指紋的基因資料庫,可以找出最有效的成分和組合。

第二步驟:選擇種子

紐崔萊的種子都有出生證明,從種子一直到產品,他們都可以追溯得到它是從哪裡來、經過了什麼樣的方式到消費者的手上。

林彥秀解釋,這是因為紐崔萊設有種子研究專區,專門研究富含植物營養素的品種,而且有協力廠商的檢驗員對種子的有機物質純度、發芽率反覆測試。通過測試的種子就有出生證明,方便後續追蹤。

第三步驟:選擇農場

全球在美國、巴西、墨西哥有四座有機農場,共2,500公頃,約是94座大安森林公園。也因為他們使用友善環境的更做法,更在農場發現了瀕臨絕種的貓頭鷹的蹤影。

第四步驟:種植

比起一般種植手法,紐崔萊發現,用有機耕作法,也就是不用除草劑、自行堆肥,餵養蚯蚓來創造肥沃的土壤、加上水源富含礦物質,種出來的植物營養素可以高出約1.5至1.7倍。

因為不使用化學農業,他們採取天然防治法,用動植物來預防病蟲害,例如:以洋甘菊、肉桂、辣椒大蒜來驅趕害蟲。

林彥秀更笑稱他們有「不支薪的優秀員工」,像是綿羊、貓頭鷹、瓢蟲等,可以吃掉雜草、蚜蟲,用天敵來對抗不利植物生長的生物,紐崔萊也為這些生物提供良好的棲地,形成正向循環。

第五步驟:收成

林彥秀指出,以櫻桃來說,人們會選擇食用紅色的成熟果實,但還沒成熟的青色櫻桃卻能提供更高的營養價值:2.3倍的維他命C、4倍的多酚。因此,即使是凌晨三點,他們也會堅持在營養價值最高的時候進行採收。

第六步驟:萃取

在收成後,如果沒有馬上處理,便會流失20%以上的營養素。所以紐崔萊會在採收的20分鐘內脫水,然後用獨家技術萃取技術,以保留最多的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第七步驟:生產

林彥秀表示,紐崔萊每年會進行50萬次的檢驗,相當於每一分鐘就進行一次,為消費者做把關。

第八步驟:包裝

紐崔萊每年也會對成品包裝做超過三萬次的搖晃擠壓的衝擊測試、和高低溫測試,確保包裝品質。

第九步驟:成品

林彥秀指出,紐崔萊經由在前面八個步驟,成為了唯一包含栽種、採收、生產的全球銷售第一的營養品品牌。

同時,紐崔萊也輸出技術和認證,希望能讓更多同業一起加入永續農業的行列,一起維護自然平衡。目前他們在超過27個國家,共有超過100個合作農場。

把農廢變黃金,雲林化劣勢為永續優勢

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則分享了雲林如何讓農廢、漁廢成為循環經濟一環的經驗。

張麗善表示,雲林作為農業大縣,不只是台灣最大的糧倉,也是重要的蔬果、畜牧中心。全縣有49.7%的人從事農業工作,農地面積超過八萬公頃、貢獻了超過800億的產值。

同時,每年卻也產生了四萬公噸的農業廢棄物。

為了改善這個情況,雲林縣協助縣內超過332家畜牧場取得「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許可」、透過監視器、AI監控,減少農民焚燒稻草,張麗善笑稱「開了不少罰單」,但也抑制了空汙,改善了34%的AQI(空氣品質指標)。

雲林還導入了循環農業技術,用竹子、鳳梨葉磨粉或麥粕再製成農地膜或吸管,讓農廢再利用。

雲林縣也積極尋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張麗善表示,雲林共飼養了152萬頭豬、超過1,000萬隻雞,利用豬糞、雞糞產生的沼氣、沼渣,透過沼液澆灌做為農地肥料,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及成本,年澆灌量共有74.7萬公噸。且雞糞還能造粒做成燃料。

另外還有沼氣發電的部分,張麗善指出,現在用大場帶小場的方式有七場,每日發電達1.2萬度,處理約1,200噸廢水,沼氣再利用設置場數為全國第一。

SDGs論壇-SDGs-ESG-永續-循環經濟-雲林縣-張麗善-循環農業-永續農業-永續城市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此外,雲林縣更引進了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雲林縣每天產生300噸的生活垃圾,透過ZWS系統可以處理150頓,透過把廢棄物破碎、分選、減量、乾化後變成燃料棒,產製濾35至40%,還可以賣1,900元。並預計在七、八月會再引進一套ZWS系統,希望能增進廢棄物的處理效率。

在漁業的部分,雲林縣每年產生的廢棄蚵殼、文蛤殼共有3,300公噸,若任意堆置、丟棄會影響環境與衛生。因此,雲林建置了文蛤殼的堆置場,改善了環境、也將文蛤拿到濁水溪進行定砂計畫來改善水質,也抑制了60%的揚塵逸散。

提到海廢再利用的時候,張麗善更秀出身上的粉色披肩,表示這個披肩就是用文蛤殼磨粉、加上寶特瓶製成的海毛紗做成的。林彥秀更忍不住提問,想知道哪裡可以買的到這個海毛紗披肩,讓現場哄堂大笑。

而雲林每年的生產廢棄資材(秧苗盤、農地膜、棚膜、防蟲網及溫室塑膠布等)超過1.3萬公噸,要是任意丟棄或露天燃燒都會影響環境。因此,他們透過用可分解、可回收的方式來處理,經由實地測試,六個月便可分解。

張麗善強調,過去需要一甲的魚塭,現在只要45坪就夠了,這代表「農業必須轉型、朝農業永續邁進。」雲林縣也在智慧農業、漁業,拿到創新應用獎。

張麗善更反問:「循環農業只靠政府做得到嗎?不行,這需要很多企業一起來推動。」雲林縣結合量販企業、連鎖超商、在地供應商共15個單位簽定MOU,推動使用生物可分解資材、執行農業蔬果包裝回收堆肥再利用。

此外,為接軌國際趨勢,雲林縣不但在2021年提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雲林縣自願檢視報告(VLR),更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推動農業淨零轉型。他們也和南華大學合作,要為雲林農品的碳足跡做認證。

「雲林在永續上看起來是劣勢,但我們要將劣勢轉為優勢。」張麗善說。

永續就在生活的選擇中

在對談時,主持人、天下雜誌未來事業部總監兼CSR@天下總編輯黃昭勇提到,SDGs跟生活息息相關,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每個人都應該要對永續盡一份心力。

因此,黃昭勇也對講者們提問:「在淨零排放如此迫切的情況下,如果2022年要給每一個與會者建議,從生活上,每個人最能馬上實踐的行動是什麼?」

講者們皆持類似看法,盧翰霖表示,人們每天都要做出很多選擇,但其實在選擇中可以發現很多公司在為永續付出很大的心力、並且是長期的。所以他建議,可以在生活之餘,多去了解這些品牌在永續上做了哪些行動。

林彥秀和詹昌憲也都認為,消費者最大的權力就是選擇,當選擇了低碳、和環境可以共生的品牌,「就是督促、鼓勵所有廠商、公司往更永續的方向走。」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