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瘋傳哪些疫情假訊息?半真半假科學迷思怎破解?林氏璧的疫情打假術一次公開

最近瘋傳哪些疫情假訊息?半真半假科學迷思怎破解?林氏璧的疫情打假術一次公開
未來城市Podcast EP.28未來大來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圖片來源:未來城市 設計:李芸
2022-05-24
整理・許鈺屏、李芸
13952
為什麼有爭議的防疫資訊,都喜歡以科學包裝?哪些你以為正確的知識,其實早被破解是假消息?

每當疫情緊繃時,錯誤訊息就跟著現蹤。因此這兩年,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不斷在網路上開授「公衛課」,即時澄清最常被誤會的防疫假新聞;他也運用專業,解讀艱澀的科學論文。

這次,他會解釋哪些謬誤?我們又該如何判讀來路不明的訊息?未來城市邀請林氏璧告訴你。

未來城市Podcast EP.28

▹ 未來主持人:未來城市頻道總監 陳芳毓
▹ 未來大來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林氏璧

▹ 訪談精華一次收藏:

未來城市podcast-林氏璧-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假消息-智慧醫療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台灣人應理解正確的防疫資訊,才能釐清未來該走的路。攝影:未來城市編輯部 設計:李芸

Q:最近有哪些疫情的錯誤資訊必須澄清?民眾該如何正確解讀?

現在,台灣已經進入Omicron病毒的「期末考」階段,讓民眾正確認識疾病就更重要。

指揮中心每天公布中、重症病例數,包括這群人的病情、有沒有打疫苗。其中,已施打兩、三劑疫苗者可能比未施打者多,導致很多人錯誤解讀,認為疫苗不能防止感染,連防中重症都沒用。

但這種解讀明顯沒有考慮分母。

中重症患者數量是分子,需思考每個族群的分母各是多少。例如,全台2,300萬人中,12歲以上、一劑疫苗都未施打者約有200萬,就應以200萬為分母;而已打滿三劑者約有1,200萬人,分母相差八倍。

若兩個族群染疫、重症機率差不多,理論上病例數量應相差八倍。但是,現在兩者數量差不多,可見未打滿疫苗的族群,轉為中重症的機率更高。

此外,新聞會放大特例,但科學、衛教觀點應呈現多數人的狀況。疫苗並不能百分百保護,但能降低重症死亡比例;加上每人體質不同,所以一定會有少數、機率較低的案例。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大數字」。

比方說,中重症患者已突破500人,其中超過九成是60歲以上長者、九成幾乎都有慢性病、近一半未施打任何一劑疫苗。

另外,民眾較難破解包裝成專業人士的發言,只要看到「醫師」「博士」字眼,也不知道該怎麼查證,反正就覺得有道理。但討論任何議題都一樣,你必須知道這個議題中,什麼背景的人最專業。

在疫情中,病毒感染是一回事,疫苗又是另一學問。

通常,小兒感染科醫師對疫苗最熟悉,我老婆就是小兒感染科醫師,所以我常常跟她請教。另外,臨床試驗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每位醫生都執行過。我曾在台灣執行疫苗臨床試驗,並參與整個過程,所以才覺得自己有評論空間。

臨床很複雜、疫苗很複雜,加在一起的疫苗臨床試驗更複雜!這麼複雜,真正懂的專家其實應該不多。但現在台灣大概有2,300萬個專家,每個人都可以在留言下講得頭頭是道、覺得疫苗不安全(笑)。

Q:疫情中,多了更多打著醫師、博士名號,傳播似是而非、完全錯誤資訊的人。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類似訊息?

各國防疫終究脫離不了政治。台灣的防疫議題裡,疫苗特別被高度政治化,賦予各種顏色——某族群很挺某種疫苗,另一族群又認為某疫苗是神藥,兩邊互相攻擊。

但這是科學,我們挺的是科學證據。

新冠疫苗都很新,隨時可能出現新證據。例如,有些疫苗起跑快,後來卻發生無法解釋的副作用、效果不持久。所以,科學家和醫生不該挺任何疫苗、幫疫苗排名、覺得某種疫苗最好,這不是在選舉。

此外,跑得快的不一定會先到終點。

例如,由於莫德納青少年心肌炎的比例比BNT高,因此美國至今尚未批准其幼兒疫苗。但莫德納和BNT仍繼續製作兒童、小小孩的疫苗;兩者路線也不太一樣,莫德納劑量較高,小小孩疫苗減至四分之一,約25微克;BNT較擔心安全,將小小孩劑量減到十分之一,只剩三微克——最後,兩者劑量差了八倍。

實驗結果出爐,BNT中和抗體不夠,但莫德納已做出很好的成果,也送FDA、準備批核。所以六個月以上幼兒的疫苗,莫德納可能會比BNT還快核准。

Q:疫情訊息幾乎每天更新,學術研究上也常有驚人標題的新研究,如何解讀它們?

學界投稿通常很嚴謹,以往確定投稿、經同儕審查的論文,我們才會拿出來討論。但現在科學日新月異,尤其新冠肺炎急需各種研究;所以,從疫情開始,很多論文草稿、預印本都會丟上網路,讓大家看。

預印本已經過初步審核,只是尚未刊出,較沒問題;但有些草稿仍在投稿中,還沒經過審查就讓大家看到,甚至新聞為了搶快,草稿也一併報導。其實,有些草稿經審查後需大幅修改,甚至不合水準、不得刊登。

然而,明明不是科學界的公認事實,很多新聞仍會根據新研究下了非常嚇人的標題,這有點危險。

最近有個明顯案例,已有多篇動物、臨床研究發現,相比其他變種病毒,Omicron致病率降低;但前幾週卻有一篇研究指出,Omicron致病率跟先前幾種病毒差不多,推翻前面所有研究。

當同樣結論一直被發現、多半都認為是同一個方向,科學界就可能翻案;可是,當只有一篇研究的結論與眾不同,就要小心解讀。

Q:孔醫師總是仔細假設、推論,但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只想要標準答案。即便你有數據和證據,大眾仍選擇相信他所想相信的事,該如何解決?

我覺得這真的很難,民眾看到衛教知識時,心裡可能已有答案,難以改變。

比方說,大家普遍認為應該打疫苗,但台灣75歲以上長輩至少打一劑疫苗的比例,從去年夏天超過70%後,進展就變得緩慢;直到疫情緊張才稍有進展,終於爬到78、79%。但反過來說,仍有兩成的75歲以上長者,至今一劑未打;就算疫情越來越嚴重,他們仍不改其志。

可以參考別人的方法,例如,台南市推出打疫苗送快篩,或紐西蘭招募志工,到深山為長輩做衛教、打疫苗,部分年齡接種率幾乎百分之百。

其實,紐西蘭原本跟我們一樣,幾乎清零、動不動就大型封城。但最後民眾受不了,所以,當疫苗覆蓋率到一定程度後,紐西蘭就勇敢地、有計劃地讓Omicron進來。

回到台灣,我們有點像父子騎驢。我們當然希望老人家都接種疫苗,再往下一步走;問題是,若疫情不嚴重、長輩覺得沒有染疫風險,就沒有打疫苗的急迫性,衛教難以發揮力量——即使香港慘烈經驗在前,台灣數字仍拉不起來。

我們可能要個別思考,每個人排斥疫苗的原因為何?同時,在這次防疫期末考裡,也要有方法保護這群人,例如,當他們確診,要在五天內提供口服藥。他們是風險最高的一群人,我們要根據國民不同的狀況,做出不同的保護措施。

Q:孔醫師曾說自己是內向的人,這兩年來卻幾乎每天上節目、寫文章、做Podcast,不斷與人溝通衛教知識,但仍有人誤解或抹黑,你持續做這些事的動力是什麼?

我覺得是使命感。

我旅遊部落客的身分仍是失業狀態、沒事可做;又覺得民眾很可憐,沒辦法在電視、報紙、LINE群組、新聞中獲得非常正確的衛教知識,導致恐懼不斷擴散。

前一年,較多資訊放大了人們對疾病的恐懼,例如,很多人還覺得染疫即使不死,也會一輩子肺纖維化,近一年則是黑化疫苗。

但現在,是感染科醫師最忙碌的時候,沒人有空出來,所以我才有這份使命感。同時,我也有好的條件——一是沒幾位感染科醫師有一百萬人追蹤的粉專;二,我是感染科出身,與專家、老師有一定聯繫管道,也能與全台感染科醫師在LINE群組切磋交流。此外,我還透過另一個群組得知民眾心聲、對防疫政策的想法。

在前兩年清零階段,我們為了阻擋病毒,恐懼防疫可能可行;當時,恐懼能促使民眾積極配合,即使自由遭限制也不會有太多怨言。但現在,們已經沒有回頭路,必須勇敢往前、與病毒共存。

我們、北韓與中國,可能是全世界倒數三個考期末考的國家。現在,全世界數據已經這麼多,Omicrom資料也很充足,能預估將有3、400萬人染疫;所以,我們需要更充分的衛教知識,正確解析國外大數據,解釋染疫狀況。而不是像兩年前,還在無限放大對病毒的恐懼,這對之後怎麼走並沒有幫助。

Omicron海嘯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管理輕症。民眾需瞭解,此疾病多半是輕症,大多數人可以靠免疫力康復;年輕人、沒風險因子者也不需要新冠口服藥。

各國撐過這波疫情,靠的就是居家照顧。例如,韓國最高有200萬人居家照護。說照護是好聽,多半人就是待在家休息,看有沒有變重症;也不在傳染力最高時傳染給別人,不需要依賴誰打電話關懷。

同時,染疫管理流程越自動化越好,例如,別國民眾快篩確診,就線上通報,啟動居家照護流程。此外,居家一定要自發,自己準備藥物、知道什麼時候該隔離、何時快篩;有症狀的前四、後五天病毒量最高,最可能會傳染給別人,也要趕快通知接觸者。

現在,很多人抱怨PCR陽性後就沒人理,你可能是被漏掉了,但沒關係,自己知道怎麼處理就好。現在大家都忙翻了,這種時候就需要自立、自強。

你可能有興趣:確診前該做什麼準備?確診後又該注意哪些事?未來城市幫你整理好了!一鍵收藏新冠確診使用者旅程地圖

聽懂未來:關於新冠防疫,我還想知道更多⋯⋯

未來城市給你更多知識補充包!

當醫師也散布新冠錯假訊息⋯⋯是言論自由,還是醫療疏失?
他們就是不打!英國醫師一篇假論文 如何使疫苗信任度全球大倒退?
「打疫苗變萬磁王」謠言源頭找到了!骨科醫師開「反疫苗」話術補習班,吸金近6000萬|黑化科學家
快學英國!用「在家自主PCR」抓快篩偽陰黑數,疏通採檢人力瓶頸|李建璋專欄

想聽更多未來城市Podcast節目?

・首播時間:隔週六上午播出。
・頻道搜尋:天下雜誌Podcast頻道「聽天下」,或關注未來城市網站「未來城市Podcast」系列內容。

馬上收聽:未來城市Podcast播放清單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