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00人為何還沒打滿三劑疫苗?吳怡農研究團隊揭兩大關鍵

這500人為何還沒打滿三劑疫苗?吳怡農研究團隊揭兩大關鍵
吳怡農團隊訪問尚未完全接種新冠疫苗民眾,彙整出民眾願意接種的關鍵因素。圖片來源:吳怡農團隊
2022-06-03
文・吳怡農團隊
10232
這陣子,家長們忙著照顧不斷停課的孩子、身邊的人一個個確診。希望大家都儘早康復。

科學證據顯示,疫苗是避免重症或死亡的關鍵。昨天CDC公布最新的接種數據:台灣18至49歲的民眾,超過95%已打滿兩劑疫苗、並有接近80%打了第三劑。不過,令許多公衛專家擔心的,是最高風險的年長者:他們的疫苗施打率是全國最低。

因此,我們訪問了還沒打滿疫苗的民眾,詢問他們的立場與看法。我們希望這個調查有助於擬定更有效的政策,來儘早提升施打率。

現況:

昨天的數據顯示,75歲以上人口只有74%已接種兩劑、62%三劑(新加坡80歲以上、施打兩劑的比例高達 94%)。按照過去兩週的施打節奏,長者的兩劑覆蓋率若要到90%,2023年四月才會達標。我們要如何提升這個數字?

方式:

我們執行全國性量化研究,委託民調公司訪問兩千多名民眾,找到500位來自各年齡層、還沒打滿疫苗的人。我們需要瞭解這個族群對於新冠肺炎的知識、對於風險的評估;需要知道他們取得資訊的管道;需要瞭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協助、有助於提高施打意願。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更多數據。

接種意願-民調-新冠疫苗-第三劑疫苗-疫苗接種調查-壯闊台灣-吳怡農未打滿三劑疫苗者的接種意願調查。圖片來源:吳怡農團隊

調查結果:還沒打滿疫苗的受訪者中⋯⋯

45%願意打下一劑——只要流程更便利。

他們表示,還沒施打的原因包括:在等待間隔時間、沒時間、不知道怎麼預約、原本疫情不緊張、想避免出門群聚等等。(75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28%屬於這一類。)這些是最容易鼓勵施打疫苗的人。

42%對疫苗仍有顧慮或不瞭解病毒的風險,需要更多資訊。

他們說:怕副作用、因為生病而自己評估不適合接種疫苗、沒有想要的廠牌、認為疫苗沒有效。(75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46%屬於這一類。)

以上數據顯示,七成年長受訪者有機會被說服施打疫苗。這表示,年長者的兩劑覆蓋率要到九成,是可以達成的。

雖然樣本數有限,但這些初步結果告訴我們,要迅速提高台灣疫苗覆蓋率,有兩個重點:

  1. 改善施打便利性;
  2. 透過各族群所信任的訊息管道,揭露更多安全與風險相關資訊。

由此可見,民眾的「風險認知」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與施打意願。再透過幾張圖來分享關鍵數據。初步觀察:

  • 過半的長者可能從未充分考慮新冠肺炎的風險;
  • 六成的長者不瞭解疫苗的效益;
  • 九成的長者遠遠高估(或不知道)施打疫苗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機率。

新冠疫苗-疫苗不良反應-疫苗副作用-疫苗風險-民調-壯闊台灣-吳怡農各年齡層對疫苗不良反應發生機率的認知。圖片來源:吳怡農團隊

經歷了兩年的防疫工作,社會中最高風險的族群仍不瞭解新冠肺炎所造成的風險、仍不知道接種疫苗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的機率。

要克服這些挑戰,許多公衛專家都強調,我們需要更透明的資訊揭露、更友善的語言、更精準的溝通策略,來正面回應民眾的疑慮。我們應該重點宣傳:

  1. 沒打滿疫苗的民眾若確診,死亡率是打滿疫苗的好幾倍;
  2. 施打疫苗不良副作用的機率非常、非常低;
  3. 長者是最高風險的脆弱族群,因此也是施打疫苗最大的受益者。

我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的官晨怡教授協助分析我們的民調結果。官教授相當重視對民眾的「風險溝通」,她與團隊早在去年針對「疫苗猶豫」執行了一個質性調查。

她看了我們的數據後表示:「疫苗到底有哪些副作用,常見的輕微副作用和罕見的嚴重副作用各是哪些,國外數據如何,跟染疫風險對照之下的高低,這些都需要用民眾聽得懂的話來轉譯說明。」她說,這次的調查結果「更反映這類溝通的重要性。」(延伸閱讀|他們就是不打!英國醫師一篇假論文 如何使疫苗信任度全球大倒退?

新冠肺炎-確診嚴重程度-死亡風險-確診風險認知-民調-壯闊台灣-吳怡農各年齡層對確診新冠肺炎的風險認知。從中可見長者對於染疫風險尚未充分理解。圖片來源:吳怡農團隊

透過什麼管道,最能對關鍵族群有效溝通?

我們問了兩個問題:

  • 哪些因素可能會鼓勵你去施打疫苗?

75歲以上長者的答覆是:

  1. 有更多證據,證明疫苗是有效的或安全的(11%)
  2. 家人鼓勵說服(10%)
  3. 想保護家人(8%)

事實上,其他年齡層的受訪者也都表示「更多疫苗相關證據」將是影響他們決定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家人是否有鼓勵他們,以及政府、職場跟公共場所是否有硬性的接種規定,也是許多人的考量。

有趣的是,只有5%的受訪者主動提及施打疫苗的獎金、補貼或折扣。這並不表示現行的「發禮券、送快篩」沒有效,但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有許多其他方法值得嘗試。

既然民眾希望獲得更多的資訊,我們需要知道哪一些溝通管道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們問了第二個問題——

  • 你通常從哪裡取得最可靠的新冠肺炎資訊?

75歲以上受訪者說,他們的資訊來自國內媒體(69%)、親友(19%)以及臉書或LINE群組(10%)。只有5%說「政府」。

當我們看著錯誤資訊與假消息每天在社群媒體上、私人群組中擴散,「傳達正確資訊」似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個調查也告訴我們:長者最信任的終究是傳統(電視)媒體、家人與好友。這些是最有能力改變現況的人。(延伸閱讀|最近瘋傳哪些疫情假訊息?半真半假科學迷思怎破解?林氏璧的疫情打假術一次公開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資訊-可信度-媒體-資訊來源-民調-壯闊台灣-吳怡農75歲以上長者信任的新冠肺炎資訊來源。圖片來源:吳怡農團隊

疫苗政策溝通的下一步?

公衛政策很不容易。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政府或可考慮加強或嘗試一些工作,例如:

  1. 持續使用各種不同的溝通與呈現方式,公佈關鍵資訊——任何能協助民眾瞭解「病毒風險以及疫苗效益(與安全性)」的數據與分析。
  2. 接洽主流媒體,分享最新數據與趨勢,介紹專家接受採訪。
  3. 提高施打疫苗的便利性,主動聯繫未打滿疫苗的長者,分享資訊、鼓勵或協助安排接種。

以上只是初步的觀察,絕對還有更多(更好)的選項。重點是,我們希望這些數據對公衛專家的工作有幫助,並能作為公共政策的參考——以避免不必要的死亡。

特別感謝石富元醫師、詹長權教授、Gary Wu、以及許多私下提供意見的公衛專家。(延伸閱讀|如何降低新冠死亡率?從辨識4種老人非典症狀與提高快篩準度做起|李建璋專欄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了解更多:完整研究數據

研究方法:
委託單位:壯闊台灣聯盟
調查單位:山水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訪問日期:2022年05月10日-05月22日
有效樣本:500人(共接觸2,847位民眾,其中2,347位已完整施打3劑以上疫苗)
抽樣方法:70%為家戶電話、30%為行動電話;隨機抽出
抽樣誤差:在95%的信心水準下,約±4.38個百分點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