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圖書館新總館,透露哪些圖書館演化方向?共享空間、高齡友善、減碳發電

桃園圖書館新總館,透露哪些圖書館演化方向?共享空間、高齡友善、減碳發電
2022年底將開館的桃園圖書館新總館,以「聲音」呈現市民活力;除了百萬冊藏書,也融合民間書店與八座影廳。圖片來源:桃園圖書館臉書
2022-11-17
文・謝偉士(JJP潘冀聯合建築師、品牌長) 圖・JJP潘冀聯合建築師
14460
圖書館是文明的代表,肩負著提升人們知識與品格的責任。政策上,總是推動館舍普及與提高圖書借閱率;「圖書館建築」更是直接反應閱讀與知識交流的演進歷程。只是,當今汲取知識的方式更多元,圖書館也從複合功能提升到「城市級公共空間」的層級。

近兩年在疫情與數位化雙重影響下,實體書借閱率普遍下降;「未來圖書館」會是以雲端連結的方式呈現?還是數位視野的混合實境?未來的行為改變,更直接影響了圖書館建築的樣貌。

桃園圖書館新總館-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建築-高齡友善-減碳-淨零-永續未來閱讀的可能性與使用者行為型態的改變,直接影響了未來圖書館建築的機能、空間與全貌。

舒適的規模與環境塑造

圖書館,是從兩個人交換書籍的行為開始;當人多書多,就衍生成流通服務、書籍管理與閱覽空間。現代圖書館內已有完善的基本分區,包含語文、藝術、自然、社會、人文科學等大類分區,加上參考資料、地圖、書報雜誌、文獻典藏。影音資訊普及後,陸續加入了多媒體資源、影音播放、語文學習與視聽等場所,其他則是會議研討與館務空間。

圖書館內的空間,與資訊文明的進程、政府政策、地方文化都有關係。過去傳統以實體書為主的圖書館開館規模,概念上是總館兩萬平方公尺20萬冊、分館2,000平方公尺3萬冊、鄉鎮圖書館1,000平方公尺2萬冊。

然而,館體愈大,並不代表所乘載的資訊越豐富,而是更深入整合進市民的生活。以2022年底將開館的桃園圖書館新總館為例,這是座捷運站前的圖書館,服務多元;並以「聲音」作為主題,處處呈現市民活力。除了百萬冊藏書計畫,也融合了民間書店與八座影廳,開啟了未來圖書館的新想像。

這些具有實質空間的館體,「提供舒適學習與知識傳達」的任務並沒有改變。隨著使用空間的品質提高,引進柔和的自然光線、讓閱覽環境有均勻光源,導入色彩計畫,以多樣的視覺感受塑造主題,甚至結合公共藝術,讓圖書館脫離「書架堆疊的倉庫」,成為可辨識的特色建築;進而傳達自在親切的公共場域體驗,提升市民生活的質感層次,凝聚城鄉與都市的向心力。

蛻變中的閱讀空間

想像一下:公共圖書館能不能像複合式茶飲書店,一邊看書一邊享用咖啡甜點?

這和使用者的組成有關。桃園新總館與台中國資圖館外都有咖啡廳,館內設餐飲區,文明自律的讀者讓圖書館有更多的可能。

知識獲取的自由開放程度,也影響了圖書館的規劃。台灣近年在全球「網路自由報告」及「財富報告」的排名逐年爬升,當資訊自由與民生富足,也代表圖書館有條件開放更大的自由度給文明的讀者。

桃園圖書館新總館-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建築-高齡友善-減碳-淨零-永續當資訊獲取自由、民生富足,圖書館能開放更大的自由度給文明的讀者。

因應使用行為與空間需求的提升,更多尊重個人與便利的設施出現,也能從館內空間的改變看出端倪:

  1. 流通櫃台:自助使用模式日益增加,減少常駐館員的重複性工作負擔,櫃檯的開放性與互動視野相對提高,同時更重視親切服務與館員個人隱私。
  2. 館員需求:有獨立而不被打擾的工作、休憩環境,與民眾區分的置物更衣與浴廁。
  3. 書車:能進出各通道的尺寸,具有高荷重、堅固而靜音避震的萬向輪,置書時內傾不易翻落,橫移取書不費力。
  4. 家具:容易移動、定位及收合,材質構造適合高齡讀者。表面抗菌、低維護且有穩定的維修供應商。
  5. 性騷擾防治:廁所、茶水、討論自修等兼顧隱私與安全。
  6. 戶外還書區:方便行走或下車還書,安全的汽機車臨停空間搭配半自助借還功能。由於是室內外交界,考量溫濕度、粉塵髒污等邊界控制。
  7. 吸隔音控制:按照空間特性條配吸音材、隔音材比例。
  8. 開放式閱覽區:長時間使用的健康建材、動靜分區、個人化的電話角落隔音措施。
  9. 兒童閱覽區:依據年齡分類,搭配「取書箱」代替書架,區內配置以圓弧防撞為優先,減少高差並容易清潔。
  10. 書架防震防傾:固定式、聯桿、低底座等防震措施。理想以五層架為原則,如因館藏量要加高,需提供足夠取書梯。但仍以通用化與高齡友善為前提。
  11. 餐飲區:集中於服務功能區設置,鄰近茶水間的負壓設計,增加迴風量以減少味道散逸;提高吸音、隔音條件,降低對其他區域的噪音影響。

蛻變一:工作共享空間

過去,圖書館的視聽資料與視聽座位,是從「打孔卡」的年代開始儲存程式資料;之後黑膠唱片、錄音帶、錄影帶、光碟陸續演進,也才開始提供需要播放設備的民眾在館內使用。如今,使用者自己就配戴著螢幕,手機、手錶、平板、筆電⋯⋯進入一人多屏的時代,多媒體儲存的媒介逐漸轉為地端伺服器與雲端連結。

桃園圖書館新總館-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建築-高齡友善-減碳-淨零-永續隨著個人化的多螢幕與後疫情時代,圖書館中的媒體播放區也將面臨轉型。

回歸探索知識、交換訊息的本質,圖書館其實不用過度標榜科技,昂貴的先進設備、自動借還書系統、館內機器人等增加流通效率的設置,都是階段性的過渡期產品。新冠疫情之下,實體交換、身體接觸的裝置,反倒讓讀者在意它是否抗菌、是否有充足消毒。

在高度發展的都會區,「共享空間」(Share Lounge)這種新型態閱讀與工作共享空間,也漸融入圖書館。

共享空間-丹麥-桃園圖書館新總館-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建築-高齡友善-減碳-淨零-永續丹麥廣播公司(Danmarks Radio)的八個複合小廳,皆能夠改變音場,因應目前多樣化的演出與錄製。

「共享空間」在城市裡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在斜槓工作潮流下,靈活的接案工作者需要一處便利舒適的工作環境。而圖書館的媒體創作空間,其實很貼合「共享空間」功能——提供網路傳輸、影音儲存輸出、複合事務機、會議室、工作室,搭配茶飲點心,也有別於傳統教室型的學習空間。有些圖書館,甚至提供高規格影音錄製與彩排環境的租借,讓行動辦公與內容產業有更靈活的創作場所。

蛻變二:超學習、超高齡

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文明,會進入圖書館嗎?光台灣就有不少語言沒有明確的替代文字,需用拼音符號紀錄,或透過輔助文字協助紀錄;而地球上更有超過3,000種「非書寫語言」,透過AI協助,各文明間的即時影音翻譯指日可待,在未來資訊的流通方式中將打開嶄新的一頁。

迎接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同時,圖書館的使用者,也迎來了大批高齡讀者。最直接的是館內傢俱通用化、適老化,包含輪椅、四腳拐杖等輔具能夠共存的桌椅,輕巧穩固有握柄扶手的單人閱讀椅,也避免過高過低的開架取書。

環境配色上,索書及標示系統的尺寸與色彩對比辨識性,需要考慮退化性眼疾的障礙。深色的書架背景有助於辨識書本的位置與字樣,相對於深色與繽紛的開架取書,走道就需要更明確的對比色與方向引導。

雜誌書報閱覽區是最受長輩歡迎的區域,閱覽桌的尺寸與照明特別講究照度足夠且均勻,需要500至700流明。整體裝修材料的止滑、緩衝防撞是基本條件,除了對高齡者友善,也是通用設計,符合各種條件的讀者需求。(延伸閱讀|顏色、家具到廁所,銀髮住宅如何設計?北部四個實戰實例

高齡化社會-桃園圖書館新總館-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建築-高齡友善-減碳-淨零-永續隨著高齡化趨勢來臨,台灣各地圖書館處處可見高齡長者的蹤影。

蛻變三:減碳大功臣

過往許多建築追求超大尺度空間,但在全球減碳趨勢下,都面對降低能源負載的難題。在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使命中,圖書館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寬闊的室內空間代表所需的空調負擔,而大量的書籍擺放區並不會有讀者長期駐足;在檢討室內舒適度時,運用自然通風、區分機械調節層級,自然能降低空調的負載。

在開架式取書環境所需要的照度相當高,但無人使用的時候其實毋需照明,如果自然晝光無法提供環境亮度,大量使用人工光源的確會造成高能耗。在照明節約方面,書架區的照度可採多點式分佈,甚至固定在書架上而非天花板,讓書架搬移更有彈性。

如何將圖書館能源的花費,精簡轉移到讀者身上,才是真正的關鍵。

更直接說,如果電子書在雲端的借還行動能更普及,現實中也能有效減少人員移動的碳排。圖書館的借還書功能在無人環境作業時,根本不需要空調與照明,能節省能源消耗;若同時增設太陽能光電板一併產出能源,還可有效降低館內能耗。(延伸閱讀|用科技降低用電成本!虛擬電廠如何幫企業調度綠電?

桃園圖書館新總館-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建築-高齡友善-減碳-淨零-永續過去對超大尺度空間的嚮往,如今都要面對降低能源負載的難題。北非特內理費藝文中心(Tenerife Centre of Dramatic Arts)部份空間埋入地下,讓自然大地調節室內環境。

未來圖書館與「學習型市民」競爭力

圖書館的借閱率列入縣市總體競爭力的評比,但借閱率是真的嗎?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這些研究多少是為了績效而灌水,反而會對真實的學習效益造成誤判。

台灣已經陸續推出的個人化圖書資訊服務,女性會員是男性的兩倍多,且超過八成受訪者的目的是「吸收新知」。統計中的讀者資料顯示,文學類以「愛情小說」最受歡迎,非文學類則是「經營行銷」借閱率最高,這其實就是未來圖書館服務「學習型市民」的畫面。

近年來,主題圖書館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創意空間成為打卡景點。但是,圖書館畢竟有著提供閱讀素材及文化資源的基本需求,隨著台灣城鄉差距的擴大及網路的便利發達,不管是藏書量高的大型複合式圖書館,或具主題特色的地方微型圖書館,甚至是以學術論文為主的研究型圖書館,都要能同時存在於我們的城市。

目前圖書館的數位互動已具雛型,未來結合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的應用,能讓傳統線上功能更真實、資訊演算更具意義;使用者能輕易越過距離限制與語言藩籬,達到瞬間跨域學習。

數位和實體圖書館共存的條件下,實體共享空間的共享工作環境也是未來趨勢;讓不同地區使用者能找到最近的共享場所,提供網路、茶水、廁所、工作桌、照明⋯⋯等實體便捷功能,圖書館再從其他附加服務中創造收入。

未來圖書館,值得更多的期待。(延伸閱讀|停屍間、歌劇院也賣書?不只敦南誠品 這9個城市都有非去不可的特色書店!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