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醫院消失,醫療安全網瓦解!老醫師80歲仍不退:不能因虧錢就不服務

地區醫院消失,醫療安全網瓦解!老醫師80歲仍不退:不能因虧錢就不服務
新北仁康醫院院長康義勝認為,地區醫院肩負社區醫療安全網的重要責任。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3-03-16
文・康義勝(摘自《關懷的力量》)
19735
如果問我,新北仁康醫院轉型再轉型,到今天成功了嗎?我會老實回答:「並不算太成功,還需要再努力。」

經營長照,我選擇一條更難的路走。對我來說,「利他」之責,永遠大過「利己」;只要我披上白袍的一天,「濟世」絕對不能忘,醫院的存在,就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

新北仁康醫院從2011年開業以來,非常辛苦,直至2021年才轉虧為盈。攤開報表可以發現,在健保制度不利地區醫院發展、長照政策推波助瀾之下,護理之家的營收獲利,確實比醫院來得好多了。因此十年下來,醫院的醫療部門營收幾乎都是紅字,反而要靠護理之家來支撐。

醫院之所以不賺錢,主要因為這塊地是租借的,每月租金是固定成本,少不了;其次,我們的藥物及器材無法像大醫院一樣以量制價,支出成本壓不下來;還有,護理人力嚴重缺乏,無法擴充更多的床位,難以增加收入;另外,包括病人習慣往大醫院跑、健保「同病不同酬」、總額給付偏低等,不利因素全湊在一塊,不斷擠壓醫院生存空間。

很多人建議我,把醫療部門當成長照的服務單位——也就是保留甚至擴大經營賺錢的護理之家,放棄或大幅縮減虧損的醫療部門,這樣經營起來比較輕鬆。

擁有醫管專業背景的女兒淑儀,常常勸我留護理之家、收掉醫療部門,但我遲遲不肯同意。我們父女意見不合,常有口角;個性溫順的淑儀,爭過好幾次,慢慢地她就不表達意見了,她知道怎樣都講不過我。

我當然知道,經營企業一定要有獲利,但是我的天職是醫師,我必須把「濟世」視為最高指導原則。

我之所以堅持保留醫院醫療部門,有幾個原因。

第一,我年近80歲,救死扶傷行醫逾50年,熱情不減,迄今仍每日為病患看診;很多以前在台北仁康時期的老病人,經常從台北信義區長途跋涉到新店來找我看診。對我來講,醫院有一部分是慈善事業,醫師有一半是在做社會公益,和商業經營的思維不全然相同,不能因為不賺錢就不服務,而是應該多多站在服務病人的角度去思考。

其次,在門診過程中,我可以第一線接收病人對醫院、護理人員的反映和評價,更快發現醫院經營的問題,並直接滿足家屬需求,得到病人的信任,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新北-門診-仁康醫院-康義勝-地區醫院-社區照護-社區醫療安全網-健保-長照-老人-醫療康義勝認為,新北仁康醫院始終肩負「濟世」的責任。圖片來源:新北仁康醫院官網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身為一位醫院經營者,我比一般人更早意識到地區醫院消失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我必須負擔起社會責任,讓原本健全的社區醫療安全防護網,不至於崩壞、瓦解。

27年前,健保制度上路後,民眾開始習慣往大醫院跑;就算住家附近的地區醫院招牌悄悄熄燈,人們可能沒有太大感覺,只會當作是一種社會變遷的必然現象而已。

但是,萬一有一天,自己的家人突然生病了,而且是急重症,必須馬上送醫。這時候,人們才赫然驚覺,以往住家旁的地區醫院早已關門或轉型護理之家了,不得已只好緊急送家人前往路途遙遠的大醫院救治,可能延誤急救的黃金時間,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更糟的是,因為病患全往大醫院跑,大醫院總是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導致急重病患只能待在擁擠、吵雜的急診室苦等病床;有時,一等就是好幾天,甚至等上快一個月。只有生過病、等不到病床、掛不進門診的人,才能體會生病的苦。

健保制度-大醫院-仁康醫院-康義勝-地區醫院-社區照護-社區醫療安全網-健保-長照-老人-醫療台灣人習慣直往大醫院看診,造成醫療難以確實分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地區醫院的消逝,不只直接衝擊社區民眾的急性醫療照護,社區民眾的慢性疾病控制及防範、長期照護病患的安置,也同樣受到挑戰。

例如,有些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老人,因為附近地區醫院關門了,又嫌去大醫院掛號看診不方便,最後乾脆不吃藥了;或是有些需要定期復健的病人,礙於路途遙遠、看診耗時,只好放棄復健。這些問題,在台灣偏鄉尤其嚴重,也凸顯地區醫院對偏鄉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地區醫院除了擔負當地地區的醫療照護責任,同時也負責協助社區居民的日常健康篩檢、傳染病監測、疫苗施打,及衛生政令宣導與公共衛生、醫學常識等健康教育。一旦地區醫院消逝,原本政府建構的健全社區醫療安全防護網,恐將出現漏洞,面臨瓦解。

地區醫院擔負社區守護者,舉足輕重。新北仁康地區雖然位處新北都會區,但靠近山區,這裡住了數萬名不方便遠赴就醫的社區居民。(延伸閱讀|10位外配當長照教練,助外籍看護顧1,000多個高齡家庭|嘉義縣衛生局

我告訴自己,新北仁康醫院必須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例如,2019年底Covid-19疫情大爆發,肆虐全球長達兩年多,至今還看不到盡頭;隨著疫苗上路,我們全體醫護人員全力配合政府政策,任勞任怨、為社區民眾施打,與在地居民一起攜手抗疫。

「台灣的醫療不患寡,而是患不均,」台灣健保曾是我們自豪的台灣醫療奇蹟,但如果希望健保不倒、醫護不過勞,不論政府或民眾,思維都得要改變。

「小病就近看,大病到醫院,」徹底落實分級醫療,否則曾經的台灣醫療奇蹟,總有一天會救不活自己。(延伸閱讀|錢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何台大教授也無法為父親找一張長照床位?|康仕仲專欄

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

作者:康義勝、吳佳晉、劉舒恬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日期:2023/02/07

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