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0歲的「波士頓最火紅創業家」盧冠達 用大數據顛覆製藥

不到40歲的「波士頓最火紅創業家」盧冠達 用大數據顛覆製藥
2017-07-18
文・林怡廷
8626
他用大數據、電機和基因工程,顛覆製藥界;他更在「生技人的新矽谷」美國波士頓創立7家生技公司。他是盧冠達,台灣人,他的研究領域和創業,對台灣生技產業有什麼啟發?

有個你不熟悉的台灣人,正顛覆生技產業。他是盧冠達(Timothy K. Lu),現任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工程與電機工程系副教授。他的跨界背景十分特別——父親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盧超群,他先是跟隨父親的步伐,在MIT取得電機工程學位,後來跨足合成生物學與醫學領域。

「他是生技業閃耀的新星,」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說。早在2010年,僅29歲的盧冠達已被《MIT科技評論》選為年輕創新家,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也曾是其中一員。

現在不到40歲的他,帶領的MIT合成生物學團隊,研究每每登上國際知名期刊;他還有著「波士頓最火紅創業家」的稱號,在美國已創立七家生技公司。熱衷創業,是想讓技術可實際運用;其中,2014年創立的Synlogic改造益生菌治療罕病的專案,已進入人體試驗。

如此跨界,是因為他在2003年大學畢業時嗅到變化——當時基因定序已蓬勃發展,還有科學家開始設計基因電路(genetic circuit)、改造基因。

「我當時認為,生物學正處在革命的開端,那很令我興奮,」戴著眼鏡、說話飛快的他認為,這如同60年前,積體電路的發展改變世界,他想轉換跑道,用生物學改變世界。他還為了讓實驗室的研究更能走到臨床應用,挑戰哈佛醫學院,「我要了解需求在哪。」

他最為人熟知的,是運用電機工程與大數據的技術,分析數以百萬計的基因如何互動以及疾病的病因;更進一步,他試著設計基因電路,改變基因、治療傳染性疾病與罕見疾病。

「如同把電路板放到細胞上,讓細胞如同計算機,具記憶性、可偵測體內變化,然後做出決策、治療疾病,」他描述療法的方式,很工程。但正也因為他跨界的工程思維,顛覆製藥界。尤其,他認為未來的製藥趨勢將更像「平台」,如同Uber或Airbnb,平台上累積了大量基因知識與技術,彼此媒合,發掘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在不同疾病的運用。

當新科技進展,未來生技產業將有什麼變貌?他的研究與創業經驗對台灣生技發展可帶來什麼啟發?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題一:跨界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最大的好處是「溝通」。因為新技術要應用到臨床,要走滿長的路,且研發人員不一定了解醫院內碰到的問題、醫師也不一定能和工程師解釋需求,能結合這些領域,對我幫助很大。

就連我現在的實驗室,來自工程、生物和醫學背景的人,各佔三分之一,彼此貢獻不同技能,且從實驗室開始,就了解如何互相溝通、合作。

我也常跟學生說,「你必須確保自己保持彈性,」尤其,面對變動的新時代,原先受一個領域的訓練,並不代表20年後你會做同樣的事,得試著不斷成長、學習新東西。

問題二:不論是跨界或研發新療法,你做的事情都很挑戰。什麼動力讓你持續?想解決什麼問題?

一開始,我是因為抗藥性細菌的問題一頭投入。我在哈佛醫學院實習時,碰到有長期抗藥性細菌問題的病人,他們每個月要回醫院住一週、打抗生素。我看到病人很痛苦,還花了很多醫療成本,且全球的抗藥性問題愈來愈嚴重,能用的抗生素也愈來愈少。因此我當時想,可否找到打擊細菌的新方式?我們運用合成生物學開啟研究,現在還擴展到其他領域,如治療罕見疾病或傳染症。

例如,我在2014年創立的Synlogics,已有專案進入第一期人體實驗。我們主要是建構益生菌的工程平台、改造它的基因電路,讓益生菌進入體內後,能偵測到體內變化、治療罕見疾病。像是有種罕見疾病「尿素循環障礙疾病」(Urea Cycle Disorder),病人因無法代謝氨而累積體內、造成副作用。我們設計口服益生菌,讓它進入體內,把氨吃掉。

問題三:你的研究結合電機工程和生物學,現在這兩大領域的結合在全球也愈來愈普遍,還有人認為「新世代療法」的時代來臨。為什麼有這樣的趨勢?

這10到15年來,全球對基因定序和基因合成的進展快,每年科學界能以加倍速度、更便宜的成本讀取、改變基因,例如,近來一項CRISPR技術在許多實驗室中被廣泛運用。

再來,過去傳統生物學常是一個個研究基因,但我認為現在的生物學變成「資料科學」。因為基因是在複雜的網絡內運作,牽涉到數百萬計的資訊;若真要了解疾病狀況、身體運行的複雜系統,我們不只需要生物學,還要透過大數據、工程運算技術。

這個時代,雲端計算能力、大數據或演算法也更廣泛運用且便宜,Uber的出現就是一例。同樣地,這些技術也能用來了解生物學、基因和疾病。工程學和生物學的互動,很有幫助。

問題四:新科技出現,那麼未來生技產業的商業模式會不會有變動?未來趨勢為何?

未來商業模式會有滿大的變動。傳統製藥多是一家藥廠發展一項藥品,再向下驗證藥品對特定疾病的療效;但現在我們愈來愈了解基因網絡的運作機制,也發展改造基因的技術,未來製藥領域或許會更像是一個「平台」,如同Uber或Airbnb,彼此藉著累積的基因作用、新科技或互相媒合,發掘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在不同疾病的運用。

例如,Synlogic已發展出益生菌的工程平台,且具有設計基因電路的技術。目前除了繼續發展原先的專案,治療罕見疾病外,也和大型藥廠艾伯維(AbbVie)結盟,發展改良益生菌、治療腸道發炎疾病的新方式。他們給投資,也提供過去累積的動物實驗模型、數據與專家知識;若最後成功,則彼此分潤。

問題五:這是否也代表未來生技新創企業會更加蓬勃發展?

當然。現在很多大藥廠愈來愈不做早期階段的研究,留給小型生技公司發展,他們則負責做後期的臨床發展與商業化。因此,相較於過去,未來生技新創公司會更蓬勃發展,大藥廠需要他們來滿足、補足產品線,彼此也會找各種商業方式合作,例如授權或共同研發等。

問題六:如你一樣具有教授身分的生技創業家,在台灣很少見。美國或你任職的MIT提供了什麼樣的環境,讓這樣的風氣興盛?也讓技術走向商業化?

我不清楚台灣的狀況,但我能分享美國經驗。過去美國州立學校的教授要創業很麻煩,也很困難;後續政府讓法規鬆綁,改變這模式。

MIT一直很鼓勵我們走出來。學校的理念是,要讓教授和學生發揮世界級的影響力,不見得是出版學術論文,許多方式都能發揮影響力,例如,當志工、到政府部門協助,或移轉技術,做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因此,學校給了教授20%的自由時間,可做任何想做的事情,這也在校內形成了風氣。

問題七:很多人說,波士頓是「生技人的新矽谷」。長期待在波士頓,你認為生技聚落的形成對生技企業發展有何幫助?台灣也逐步有生技聚落形成,你如何看待這發展?

在美國,這15到20年間,實體聚落變得愈來愈重要,像是波士頓或是舊金山,成為兩個最主要的聚落。

我常告訴學生,如果他們要加入早期研發的新創公司,要到舊金山或波士頓。這裡人才多,不只有做初期研究、提供技術的教授,還有許多連續型創業家,可彼此合作。

這裡的文化還強調:「不要害怕失敗」。尤其,生技產業要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需要經過許多時間調整,甚至可能失敗,我自己也曾有失敗經驗。但文化氛圍讓人們敢在這裡冒險,而且,即便公司有高達九成的機會會失敗,聚落內仍有很多的工作機會。

學校周邊五分鐘的距離內,也充滿許多願意冒險、投資早期研究階段的創投。我們經常在咖啡廳碰到,他們會問起最近的研究,甚至打球時就談了起來,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的互動,建立連結,這就是為什麼大型聚落很重要。

我知道台灣目前也有好幾個生技聚落逐步成形,那樣的發展很好,但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建立,需要一點時間。

波士頓也是這15年來,慢慢發展成大型生技聚落。這其中有幾個關鍵:哈佛、MIT等學校、研究機構多,具有大量經費支持癌症等疾病研究;且有大型醫院林立;政府也提供早期新創公司租稅、辦公空間的優惠。

尤其,1990至2000年間,政府鼓勵大藥廠進駐,MIT周邊五分鐘的距離,就有輝瑞藥廠(Pfizer)、諾華(Novartis)等,我認為這個轉折對生技聚落的發展很重要,因為大藥廠會買走新創公司、吸納人才,或是大藥廠的人釋出加入新創公司,貢獻知識,這樣雙向的人才循環很重要。

問題八:面對生技產業具有大變革的新時代,台灣有什麼挑戰和機會?

台灣的挑戰是沒有廣大的內需市場,得往外走,但這也是機會;可如以色列或瑞士,作為技術基地,建立國際化公司。

台灣是有優勢的。第一,台灣的健保系統,具有統一的醫療紀錄,不像美國各醫院資料不統一、不共享,如可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將資料庫發展成研究工具,做新藥或是精準治療,是好機會。

第二,台灣的族群特性,可作為了解全球華人基因疾病、發展基因檢測與治療的基地。尤其,近來台灣在做生物銀行、做基因定序,這些資料來源很有潛力。

第三,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新時代來臨,如Google、IBM等科技公司已將科技逐步運用在健康照護;過去,台灣的科技公司對這方面有大貢獻,現在可進一步思考如何運用技術平台,開發健康照護、臨床試驗或新藥發展等 。我對大數據是很興奮的,台灣有很好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台灣有很好的人才,許多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帶來大影響,但仍有很多人選擇留在矽谷或波士頓。所以,如何吸引人才回台灣是一大挑戰,得建立好環境,給他一個理由、一點機會能回來。

責任編輯:黃韵庭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幫眼睛拍張照,就知道生什麼病──中國醫療新創顛覆看診台荷混血智慧內褲 拯救女性產後漏尿困擾用價格提升專業,讓老後的你有人照顧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