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城市的最美風景:關懷弱勢的高尚市民|八角度解讀智慧城市(下)

偉大城市的最美風景:關懷弱勢的高尚市民|八角度解讀智慧城市(下)
智慧城市應能包容、傾聽每個市民,尊重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2021-09-28
文・鄭錫鍇(台灣公共服務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12218
智慧城市就像有生物體,內部每個次級系統都須健全;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是永遠不會安寧的。而這,需要具社會正義與公民意識的市民來實現。

5. 如何融入更具包容性的市民主義?

許多城市透過智慧城市計畫,根本改變城市的居住型態、交通模式、物理空間,甚至治理內涵;使市政府的公共性被稀釋,市民也失去主體性,成了智慧城市運作的客體。

真正的智慧城市,是以市民主義為本,因應市民需求而生。規畫之初若不清楚代表性的市民需求,或城市特殊發展需要,可能會一昧追求高科技應用。然而,智慧生活科技不應求最高端與最新,而是最貼近需求——「為誰而智慧」的責任動線必須清楚,最好的途徑就是做到「傾聽式的政府」。

台北市府曾被詬病偏重城市治理的「幾何秩序」,亦即強調公權力與命令,來排除阻力與規範市民行為,例如惱人的垃圾不落地政策、計劃性減少路邊停車位等,均引起居民普遍的困擾,造成府、民的對立關係。

台北市-垃圾不落地-垃圾車-智慧城市-政策台北市為維持市容實施垃圾不落地政策,卻引起市民困擾。圖片來源:台北市環保局

生產力高的人桌面往往亂七八糟,但他卻清楚各項資料的位置——這種看似混亂的「生活秩序」,就好比城市的老舊地區、流動攤販;政府必須尊重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不貿然進行激進改造。

市府對於政策工具的創新,可善用「推力」(nudge)概念——它是一種運用行為經濟學原理,設計出有效導引民眾行為的政策工具;在保有行為者的選擇自由下,不透過金錢誘因或強制力,來改變民眾行為。

這種「輕推的力量」,能助人做出對自己或公共更好的決定,使市民樂於與市政府站在「我們」的共同體角度,發揮公民行為。

比如說,為傾聽使用者心聲,進一步確認用戶使用體驗。Google便由專職研究人員透過一輛行動廂型車,在全美主要城市走透透,透過實際與民眾互動,確認用戶實際需求,進而改善服務品質。

欲成為「傾聽式政府」,1999整合性客服專線,正是收集、分析與建構民意地圖的最佳手段。

6. 具社會正義感的「智慧公民」,重要嗎?

政府存在的目的,是實現公義,彌補正義缺口。「縮短數位落差」的聲響未歇,馬上要面對「AI落差」議題。

智慧城市以人為本,始終要與市民需求相連;善用資通訊設備,也是為了達到顧客導向的「3F」效果:

flate,讓行政官僚組織運作更扁平化;
fast,讓行政效率更快;
friendly,讓科技使用更友善。

過去,「大家一起來」只是一句口號,現在已是日常。透過物聯網,智慧城市更能實現全民參與、相互分享與共同打造城市願景的目標。

發展智慧城市,要重視都市特有風情與市民DNA;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重要的競爭利器也是高知識水準的人民。

舉例來說,瑞典斯德哥爾摩推動智慧電網的城市建設,便將民意納入規劃設計優先參考;社區資源回收或廢棄物處理方式,也是由市民投票決定。

而北歐興起的「真人圖書館」( Human Library),則讓活生生的真人可供「借閱」。最受歡迎的借閱者竟多是社會邊緣人士,如變性人、脫衣舞孃、吸毒者、更生人等。

借閱者透過深談,瞭解他們人生閱歷的同時,也不再認為他們是「壞人」,而是照不到陽光、更需被關懷的人——進而紛紛發起運動,希望政府以更多公共政策協助他們,不僅化解歧見,還促進族群融合。

一個偉大的城市,不是看它如何為精英錦上添花,而是如何為弱勢雪中送炭。智慧城市應有具道德感的聰明市民,除了關心自己的權益,也關懷弱勢族群,引導政府彌補社會競爭的福祉差距。

因為,智慧城市就像有智慧的生物體,內部每個次級系統都須健全;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是永遠不會安寧的。

以上種種,都需要具社會正義感與公民意識的高尚市民來實現。(延伸閱讀|吳奕軍專欄|5G、人工智慧超先進又如何?智慧城市少了這項關鍵可能功虧一簣

7. 如何透過跨域、協力,增加城市智慧?

腦力激盪、集思廣益,是增加集體智慧的最古老方法。城市無法靠自身轉型為智慧城市,政府必須建構許多「創新生態系統」或協力平台,讓科技廠商、大學、市民團體等等不同領域的關鍵領導者、協力夥伴加入。

政府可以透過平台,與這些人共同想出創新方法來解決城市問題。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就建構了「台北智慧城市協作生態系統」,進行概念性驗證(PoC,Proof of concept);政府由上而下出題,產業解題,扣合政策方向設定PoC情境,徵求產業創新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產業由下而上自提創新實證,透過PoC模式提供場域與機會,推動創新智慧解決方案。

最後,再透過開放多元管道及舉辦市民參與活動,鼓勵公民參與,引入創新思維,協助台北市政府各局處智慧城市相關計畫政策擬定發展方向。

台北市政府-數位政府-PoC-智慧城市-科技治理台北市政府凝聚公私部門資源,透過PoC模式打造智慧城市。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折舊快;除了樂於學習的個人外,建構「學習型組織」、進而邁向「學習型社會」就很重要。相較於擅長硬體的智慧城市,學習型社會應該是與其並駕齊驅、相輔相成的重要軟體。

畢竟,跨域、協力、學習,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精神。

智慧城市的領導重要嗎?

組織行為中的「領導替代」(Leadership Substitutes Theory)理論指出,在某些情境下,「領導功能」沒有想像中重要。例如,當成員素質高、處理的多是例行公事時,員工與組織文化可以部分取代領導者,不會有「老闆不在隨便賣」的憂慮。

公部門的領導替代情況最明顯,即便長官請假好幾天,組織也不容易出亂子。

但新冠肺炎肆虐以來,國內外各城市首長的領導風格差異,深深影響智慧城市排名。台灣22縣市,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條鞭的指揮下,亦多見市府首長發揮自己的特質或偏見,顯現不同抗疫風格。

在AI時代的城市治理,領導的功能異常重要。

「智慧社區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是美國NPO「世界電信協會」(World Teleport Association, WTA)所成立,自1999年提名新加坡成為第一個年度智慧城市後,世界各城市紛紛加入評比行列,以取得ICF獎項為推展智慧建設之驗證。

ICF提出智慧城市的三項關鍵成功要素:

  1. 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
  2. 領導(Leadership);
  3.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其中,成功的城市領導者要有卓越洞察力,有致力改善社會經濟、社會福利的企圖心;面臨挑戰能找出創新突破政策,並設立願景,有效率達成。同時,建立一個協同合作的環境,鼓勵企業和民間機構共創多贏的合作夥伴關係。

總之,住在「福慧雙修」的台北市,讓人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幸福感;但別忘了幸福背後的淡淡憂傷——作為全世界認識台灣的最重要櫥窗,祝福市長、市府單位、市民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幸福!

你可能也想知道,智慧城市應用範圍、資安風險及城市案例?智慧城市是什麼?22縣市案例、六大應用範圍一次看


完整閱讀「八角度解讀智慧城市」系列文章:

​​#1 得獎無數的資優生台北,「福慧雙修」了嗎
​​#2 市府、廠商要高科技,市民只想水溝清?
​​#3 偉大城市的最美風景:關懷弱勢的高尚市民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