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為何把「社會貢獻」放官網首頁?向日本學後疫情大學SDGs新定位

名校為何把「社會貢獻」放官網首頁?向日本學後疫情大學SDGs新定位
疫情過後,日本各大學也開始思考SDGs新定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0-09-23
文・吳俊彥
9944
每年12月中旬,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會都在日本京都市清水寺公佈「年度漢字」。2011年最能反映當年日本情況的漢字為「絆」;在日語中,「絆」字意為紐帶、聯繫,也有牽掛的意思,表達人與人之間無法割捨的聯繫。

當年,日本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和颱風所帶來的嚴重災情;同年在紐西蘭也發生地震,泰國則發生重大水災。在這些大規模災害中,由於全球各地的互相支援,使受災國家能很快重建、恢復生機。這使日本更加意識到人與家庭、朋友之間、社區和社區之間、國與國之間,早已經建築在情感緊密聯繫而無法分割的基礎上。

後來,「絆」字在日本便常被用來作為各種活動的命名,傳達各界密切合作、共存共榮的概念。

「絆」為2011年最能代表日本社會的漢字,同時也被運用在許多活動命名上。「絆」為2011年最能代表日本社會的漢字,同時也被運用在許多活動命名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永續發展目標(SDGs)17中所描繪的願景,為「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夥伴關係」表達一種理想的社會組織運作模式;不同於等級服從的體制,夥伴關係注重多方利益相關者,為共同利益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和諧且具包容性地合作。

其細部指標中「鼓勵已開發國家從資金,技術,貿易等方面對開發中國家提供支持,積極開展合作」,也強調政策的一貫性:「根據多元夥伴間的經驗和資源運用,進一步促進有效的公共,公共―私有和民間社會的多元夥伴關係。」(延伸閱讀|吳俊彥專欄|除了17項目標,你更該知道SDGs兩大關鍵字:「所有」與「包容性」

為使讀者理解產官學民間的合作夥伴關係,以下謹就日本大專院校如何與地方團體或民間建立良性互動,來闡述多元夥伴關係的實踐。

在日本,大專院校很重視與當地社區團體與民眾的交流機會,以提升多元夥伴關係,也常以此吸引學生就讀。

這可以從幾方面展現出來:首先,瀏覽日本各大專院校的網頁,首頁上除了常規性介紹該學校科系所基本資訊外,一定可以在明顯的欄位,瀏覽到關於「社會合作」或「社會貢獻」等名稱的專區。(延伸閱讀|頂大只拼論文?大學也來社會實踐

以筆者就讀的京都大學為例,學校在網頁中,將面向所有民眾開放的教學資源,一一羅列公開講座與各式合作課題,方便民眾查詢並參與。

京都大學官網上開放許多講座與研究資料供民眾參考。京都大學官網上開放許多講座與研究資料,可供民眾參考。圖片來源:截自京都大學官網

京都大學對外的免費開放的講座種類繁多,主題廣泛。以1988年起、京都大學著名的「春秋講義」為例,該公開演講每年於春秋兩季舉行;主題知識面既廣亦深,一般多邀請校內教師或各界專家學者參與演講和討論,也常在電車上進行廣告宣傳。

最近幾回,「春秋講義」專題以「對自然災害應有態度」為題,邀集校內防災工程學者;或回顧「日本平成年間世界變化和對日本的影響」為題,由校內法學、人文學者發表專題討論。

學校教師可藉此平台,把個人研究成果以親民的方式,與當地民眾分享;民眾也藉此吸收最新的研究知識,並回饋自身想法。

在京都大學未來系列研討會,或各系所舉辦的教授退休前公開演講中,筆者常訝異地發現,雖然涉及研究課題都頗具難度,但民眾對知識的渴望和求知的熱情不減。

另一學校和地方連結的形式,則是通過學生團隊與當地社區的合作,結合學校及地方資源,由教師帶領學生團隊對地方面臨的難題,進行主題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進而促進地區蓬勃發展。

以筆者目前就職的關西大學為例,每年都有許多相關合作活動,學生團隊來自文學系、外國語系、國際部系、商學系到法律系等都有;合作課題也多與SDGs結合,例如地方產業復興、健康醫療、人才發展、社會福利等方向。(延伸閱讀|SDGs17種顏色挑戰,每日一色改變視距,掌握永續|SDGs ColorChallenge

關西大學於校內積極推廣SDGs相關活動。關西大學於校內積極推廣SDGs相關活動。圖片來源:截自關西大學官網

最近一個商學系學生團隊,針對當地日本家族性中小企業的經營現況和如何延續等難題,對經營者進行一系列有系統的授課,開展研討會進行討論和提供對策;校方則定期發表專刊,總結合作經驗和成果。

在後疫情時代下,日本學界已開始反思各級學校的重新定位,和該扮演的新時代角色。(延伸閱讀|後疫情時代,永續發展思維如何成為城市與市民的橋樑?

日前,日本東京大學校長五神真針對後疫情所衍生的新形態生活,如更善用科技工具,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作合作或跨國研究等主題,在學校網頁發表文章,並接受雜誌專訪。搭配日本政府提出「未來社會5.0」的概念,期待融合科學技術,解決經濟和社會面臨的難題,勉勵東京大學教職員和學生共同思考、獻策獻計。

他強調,在未來新形態生活中,學校除要扮演好傳授知識的角色,更應該積極促進社會整體進步,一起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6月底,台灣大學發表第一本「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USR),展現台大對全球與在地的社會責任。

我們欣見台灣各級院校,在以世界大學排名與學術論文發表數衡量辦學績效時,也能思索在不確定的未來,台灣院校的再定位——是否積極推進與地方或國際的合作活動?是否與一般民眾進行了知性的對話?是否努力建立多元夥伴關係、進而對SDGs目標貢獻了呢?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