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漠之都變花園城市!為了不缺水,以色列如何再利用85%廢水?

從沙漠之都變花園城市!為了不缺水,以色列如何再利用85%廢水?
以色列開發出許多高效用水技術,對抗乾燥缺水的氣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1-09-02
文・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摘自《巫師與先知》)
26022
《明日的田園城市》的書籍作者霍華德相信,歐洲城市水資源問題證明「我們的社會生活有根本上的重大錯誤」。他提出的花園城市用水效率高、成本低,而且環保。

花園城市通常有三個平行的用水系統,第一個負責從鄰近的供水站輸送飲用水;第二個負責集中雨水和廢水,用風車輸送到貯存槽,供農業和公共工程使用;而第三個則負責集中汙水回收。

其實,分離水系統(the seperate water systems)的概念不算新穎,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就曾建造專用輸水道,輸送非飲用水灌溉花園和供應龐大的人造水池。霍華德把這個構想再推進一步,希望運用廢水嘉惠社會。

進一步來看,現今的污水處理程序則包含三步驟——第一道主要處理程序是把污水放進大水槽,讓最需排除的固態物質沉到底部,再把污泥取出後掩埋(有些則用來製造肥料)。第二道處理程序是在依然很髒的水中加入細菌,分解剩餘的有機物;這些細菌分解完污物後也會沉入底部,之後再取出。第三道處理程序通常是以氯或紫外線殺菌,完成後就可排入河流或海洋。由於這些程序成本都很高,所以各國政府通常只有在大眾壓力下才會願意實行。

污水化身灌溉水源,以色列如何回收85%廢水?

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周圍的城市就執行傳統的第一道和第二道處理程序,並把第二道程序後的水送到數公里外的沙丘區。

城市外海岸含水層上方,有一層層細緻緊密的沙子,而廢水則送到沙丘上剛完工的水池。經過半年到一年,水會緩緩穿透沙子,最終到達地下30公尺以下,可補充含水層。含水層中的水再經過80公里的輸送管,送到城市裡的水庫,供應灌溉使用。至於灌溉水會再滲入地下,回補海岸含水層。

測試五年後,第一批水於1977年送入實驗充水池。但政治衝突使擴大方案延後了十年以上,一直到1989年,處理後的廢水才送進水庫。此時,以色列各地都已開始採行這個構想。法律規定所有城鎮都必須把污水轉化成灌溉用水,以符合霍華德提出的平行水資源基礎建設。

以色列-污水回收-水資源-省水-永續發展以色列歷年污水產生及回收使用量變化情形。近年污水產生量趨緩,回收使用量則持續增加。圖片來源:截自世界銀行網站

這麼做的優點相當明顯:污水和雨水不同,它的流量和北極星方位一樣,都是持續不變的。而農民的水資源需求隨季節改變,因此平行基礎建設中要包含水庫,儲存處理後的水,以備不及之需。

依據研究以色列水資源運用的《拯救水資源危機》(Let There Be Water, 2015)作者賽斯.席格(Seth M. Siegel)指出,目前以色列的廢水每年大約有85%(約超過四億公升)用於灌溉。

兩條路徑:開發更多,或者高效運用

回收利用汙水,是自然資源經濟學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 Brooks)提出水資源管理「軟路徑」的例子,軟路徑也是先知傾向採取的途徑。

相對的「硬路徑」則是巫師採取的途徑,走的是傳統方式:以集中的基礎建設收集、輸送和處理水資源。

硬路徑需要龐大的混凝土建物、巨大的引擎、由上而下的規畫,以及大規模地景改變。硬路徑要問的是:我們要如何取得更多水?它以增加供應量為最優先考量,源自對乾淨淡水的需求無窮無盡的想法。

太平洋研究所(Pacific Institute)的彼得.葛立克(Peter Gleick)指出,採取硬路徑這個想法的結果就是「用來收集、儲存和輸送更多淡水逕流的水壩、水庫和輸水管,將會越來越多。」

硬路徑因為成本更低的水泥和化石燃料問世得以實現,為大量民眾生產飲用和灌溉用水。如同化學肥料發明一樣,改造用水系統大幅改變了日常生活的樣貌,讓今日大都市居民的生活在清潔程度、健康和舒適等方面都優於祖先。但它也從河流和湖泊抽水,導致生態系的破壞,並使世界各地的地下水位降低。

相反地,軟路徑是新概念;它的特色是分散、效率高和富有教育意義。布魯克斯和一位共同作者於2007年說道,軟路徑「抽取『新』的水,更有效地運用現有來源,同時改變習慣和態度。」它可消除浪費並提高系統效率,而且也能更有效率地使用水資源,遠比建造巨大的工程更容易、花費也更少。(延伸閱讀|56年來最嚴重大旱!這些縣市如何「科技節水」?

開源節流無法並進?軟硬路徑間的衝突

硬路徑的巫師問:我們要如何取得更多的水?軟路徑的先知問的是:究竟為什麼要用水來做這件事?

軟路徑如同霍華德對農業的願景,重點在於極限和價值,所以布魯克斯說它是「人類對永續未來的願景」。就某個層面而言,軟路徑要改革習慣制度,但歸根究柢,它是在大自然中人類地位的願景。

相對地,硬路徑支持者則認為科技賦予人類責任:我們能任意搬移H2O分子,滿足我們的需求。軟路徑支持者認為這種程度的控制是虛幻的,合作與調適才是正確的生存之道,而不是指揮和控制。

但我們無法同時採取兩種路徑。實際上,節水使提供更多水顯得沒必要,反之亦然。同時實行兩種路徑需要關注和經費,但在各種需求紛擾的世界中,這些都很難取得。

水資源管理機構於1980和1990年代採取軟路徑方法時,以色列就發生了這類衝突。

以色列-水資源-節約用水-郵票-永續發展以色列的郵票上印有「Save Water」標語,呼籲民眾珍惜水資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了規定廢水回收之外,管理人員也要求農民停止栽種棉花這種需水量較高的作物。他們規定使用低流量灑水器和兩段式馬桶(有大小兩種沖水量)、提高水價、在學校實施水資源教育計畫,教孩子珍惜水,教室裡的海報也告訴孩子「每滴水都珍貴」。

以色列祖克曼水資源研究所的諾亞.魏斯布洛德(Noam Weisbrod)曾告訴我:「如果我洗澡洗太久,小孩就會大喊『爸!你讓加利利海的水變少了!』」公共事業在每個水錶裝置行動電話,隨時回報異常流量,防止漏水。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提供獎勵給改用滴灌法的農民,這種方法是用穿有小孔的水管供應精確且調整過的小水量。理想上,滴灌法以植物的根部能吸收的適當速率供水。這種方法的發明者是以色列工程師辛查.布拉斯(Simcha Blass),灌溉相同數量植物所需的水只要一般灌溉法的一半以下。

然而,滴灌法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達成。要從小孔流出定量的水,整條水管的水壓必須完全一致,這在工程上是一大挑戰。如果水管位於地下,和根部密切接觸,必須防止小孔被沙土堵塞,或被向水生長的根部鑽入。以色列第一個滴灌法機構於1966年成立,到1990年代,以色列已經有一半農場採用這種灌溉方法。

以色列-滴灌-節約用水-水資源-智慧農業以色列鼓勵農民使用滴灌技術,節省灌溉用水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硬路徑支持者嘲笑這些措施是OK繃,只能治標而不能根治缺水問題。缺水分為兩個部分:自然的和政治的。自然缺水指的是此區域經常發生旱災和地下水存量不足;至於政治上的缺水,則是有敵意的阿拉伯鄰國可能覬覦以色列的某些水資源。鄰國一再要求取得更多的水,而外交官則提議以色列以水換取和平。硬路徑支持者認為由於這些原因,以色列必須取得更多的水,單靠兩段式馬桶和學校海報是遠遠不夠的。

以色列也認同,因此於2005到2015年之間在地中海建造五座大型淡化廠。在此同時,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於2013年宣布一項大規模計畫——連通紅海和死海。

紅海淡化後的廢水鹽分太高,不能排入環境已經相當脆弱的紅海,因此他們計畫將廢水送往死海,補足因為水壩和國家水資源輸送計畫而減少的約旦河水。

但在科學家首次警告連通這兩個海造成的生態風險之後,這項計畫縮小規模。儘管如此,這三國政府的官員告訴我,他們仍然相當高興。他們認為自己改變了現狀,而不只是玩弄規則。(延伸閱讀|SDGs 懶人包》什麼是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7項目標一次掌握


巫師與先知-環保科學-智慧農業-永續發展

書名:《巫師與先知:兩種環保科學觀如何拯救我們免於生態浩劫?》
作者: 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1/08/04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