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開發利益與俗艷設施,犧牲「山就在眼前」的台北城市名片

別讓開發利益與俗艷設施,犧牲「山就在眼前」的台北城市名片
山水是台北市最獨特的城市景觀。圖片來源:Unsplash
2022-08-31
文・王秀娟(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常務監事)
17072
台北市是台灣首都,也是各類建設的重點地區。

從淡水河畔一路向東,盆地中心已完全都市化,近年的西區門戶東區門戶計畫即反應了台北市面臨的再發展議題。

台北的認知與感知

台北的城市空間認知應有不同的理解。

一般民眾習慣的,是行政治理劃分的台北市——位居盆地核心,周邊有新北市圍繞。但國際旅客則對「Taipei City」(台北市)與「New Taipei City」(新北市)的行政劃分無感——他們對台北的感知來自四面環山的地景、淡水河系流經其間,而101大樓直立在盆地密佈的建築群中,更是商辦中心區的地標——這樣的認知無分台北或新北。

早期,直轄市與縣市的行政層級不同,也讓共處盆地的兩個城市產生附庸關係,甚至造成生活環境、品質的落差,河流兩岸更以不同的使用與管理方式,坐實了行政分界的景觀差異。新北升格多年後,淡水河兩岸的開發競逐已模糊了城市發展秩序,去中心化的態勢,使「日常感知的台北」超越了「認知的台北市」。

台北-淡水河-陽明山-景觀-景觀設計-地景-城市規劃-都市更新-都市發展從淡水河畔回望台北城市的景色。圖片來源:王秀娟提供

台北的城市名片:山水

周邊山岳是盆地城市的絕佳景觀。

台北在淡水河畔建城,並以七星山為準、在盆地平原上奠基城市發展基礎與風水軸線,周邊良田則是城市從農業進入工商發展的廣大腹地。

「山就在眼前」,應該是台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景特徵——行經東、西、南、北主幹道都可以看見山,且雄峙淡水河口的觀音山與大屯山,更是恢弘地展現優美的山形天際線。而盆地邊緣的依山地區有豐富的自然綠意,幾處山稜脊脈與水相交處,也成為進出城區的門戶意象。因山水而成就的特色,讓台北更容易被辨識,這是自然賦與台北的身分識別,難以模仿複製。

因此,山水保護應是台北城市治理的核心價值。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讓台北擁有國家級自然資源,半小時車程就可以從繁華市街抵達寂靜山域;清晨登頂、傍晚觀夕陽、夜晚仰視星空,日夜眺景就在伸手可及處。

筆者早期執行親山親水計畫,也調查盆地周圍的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山系、南港山系與二格山系等步道系統;近期,台北大縱走路線也是各山系步道串連,途經的聚落與產業地景,更能感受台北的多元。

再從水文地景來看。

地理區位與盆地地形導致的風災洪患,讓台北的親水環境頗受限制;早期的水緣文化,也因防洪設施阻隔而消逝。

所幸,水岸自行車活動興起,讓民眾重新橫跨溪流河川的灘地、草原、運動場地,還有輕艇帆船行經。匯流處的開闊景觀,舒緩了城區擁擠與壓迫的情緒;灘地植生與天空群鳥,也讓民眾獲得萬物共生的啟發。

台北的情感與記憶:街區人文景觀

台北得利於山水條件,但人為環境與全球知名城市相較,仍有極大進步空間。

如同多數有歷史的城市,台北既新且舊,因此,都市景觀應保存、改善與創造,以保有新舊並存的價值。修建古蹟、歷史建築,街區、工業廠房、軍事園區的活化再生早已是顯學,如同大稻埕歷史街區、華山藝文園區、松菸文化園區等,都是台北熱門的文創符碼。但在地價高昂的台北,我們應持續關注新舊轉換的建築與空間,避免開發利益最大化,卻犧牲了在地記憶,造成都市景觀的同質化與仕紳化。(延伸閱讀|人多、地權散⋯⋯老街意外保留20年代時光通道|新・大稻埕

台北也是全台最早實施都市設計制度的城市,因此,沿街建築使用條件、步行空間的連續性、設施與氛圍友善性、節點空間特色與綠化程度,能藉著街道串接城市的文化、行政、產業與休閒活動。而開放空間系統與地標建築,例如,西門町、龍山寺周邊、圓山與北美館、信義計畫區、中正紀念堂與兩廳院⋯⋯也形塑對台北生活的印象、情感與記憶。

但台北的城市象徵除了101大樓,其他建築其實難以成就都市景觀特色;因為,私有建築受制於市場競爭,普遍仍有爭奇鬥艷或潮流跟風的現象,公有建築則多與民眾生活經驗脫離。

此外,街道空間的尺度與綠化是改善都市景觀的重要策略——走在有綠蔭的街道,連續綠帶可以緩衝車行交通帶來的不適感;偶有退縮廣場、座椅或公園,開放空間能讓心情轉換。(延伸閱讀|哪種行道樹遮蔭降溫最有效?答案就在大安森林公園裡

淡水河-陽明山-景觀-景觀設計-地景-城市規劃-都市更新-都市發展街道空間的尺度和綠化,是城市規劃重要的一環。圖片來源:Unsplash

建立認知與共識,才能提升景觀品質

城市景觀無法與自然環境切割,除城市的基礎建設與建築開發,城區開放空間與擴及周邊的自然系統也必須被考量。

「landscape」在前文有「景觀」與「地景」等翻譯,可以是關注尺度不同,也可以是視覺當下感知的環境特質,更可以是環境元素組成的地貌特徵;而「Landscape Architecture」則是景觀(地景)的營造,以景觀品質為目的進行的各種調查指認、規劃設計與施工維管。

由於景觀具備高度公共性,景觀品質的認知就更需要共識,如此一來,優良者可保存,不良者應積極改善。

以前例來看,台北城市景觀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城市觀看的群山,因此依山地區與郊山的開發行為,應不能損及坡地生態與山景可及性為原則;街區建築再生過程,則應提升整體的協調性;街道、廣場與公園等人造開放空間應優先綠化,藉以緩衝各種開發的衝擊;被堤岸侷限的溪流,應以還地於河的思維再造⋯⋯這些都是保障並提升景觀品質的原則。

但是,目前的景觀認知與共識仍不足,造型炫目、色彩對比性高或所謂的「亮點設施」,依舊是多數民眾觀看環境的習慣。因此,景觀成為景觀設施,不斷被增建在山坡、河邊、開放空間,或直接以建築成為街區中突兀的存在;相反地,真正優美和諧的景觀卻較少人珍惜。

他山之石:日本與加拿大的借鏡

在日本,不少城市先行實施景觀自治條例、達成共識。2004年,日本為促進城市與農山漁村形成良好景觀,而制定《景觀法》——以景觀計畫劃出景觀地區,增益大城小鎮的自明性與宜居性,大幅提升地方觀光的旅遊效益。

而加拿大溫哥華市為了保障城市難得的港灣水際線、市區建築天際線與遠方山形天際線,政府從1970年代保護街道端點的山景;1989年指認受保護的27個公眾景觀;1997年設定一個拱頂狀的城市天際管制,並以視覺廊道來指導市區重要地點建築的高度與退縮,均是強調城市發展的協調。

而台灣,不論是永續台北、生態台北或承載民眾各種願景的台北,應借鏡先進城市注重整體地景維護與強化的策略與機制,審慎評估各種開發、利用行為,以能保障台北優良自然與人文城市景觀的永續性。

繼續閱讀:開發新街區,卻抹去舊情感?都市開發的景觀觀點:保存人地互動而生的場域|台北城市景觀(上)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授權《未來城市@天下》網站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極端氣候下的環境治理,為什麼我們需要景觀法?
找回巷弄間的人情味——以老屋新用計畫共創富有溫度的城市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