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大數據,未來超市讓「吃貨」安心

食品大數據,未來超市讓「吃貨」安心
2018-09-18
文・楊振甫
9825
食安問題一波又一波,到底要如何掌握食品從產地到餐桌的資訊?糧食過剩與短缺,科技與生活要怎麼設計應用?

最近常聽到有人自稱「吃貨」。我上網爬了一下維基,「吃貨」過去指的是在股市交易中,莊家在低價時暗中買進股票的行為;到現在,吃貨多半指特能吃、特別愛吃、對吃方面有自信的人。我雖然稱不上頂級吃貨,但也是農家子弟出生,對於食材、或是吃什麼,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小時候媽媽常開玩笑說我跟老爸一樣,餐餐一定要吃到「米飯」,不然就會嚷嚷吃不飽。

我有三個孩子,常常為他們的「吃」傷透腦筋。有一陣子瘦肉精、毒奶粉與塑化劑等食安問題陸續出現,在市場或超市貨架挑選產品時,心中特別不安,一面挑選,還得一面上網搜尋是否是問題商品。更糟的是,很多報導與資料還「無法判斷」到底是真是假,深怕自己或孩子們哪一天也變成食安問題下的受害者。

智慧買菜,掌握食品大數據

食安風暴之下,消費者普遍對於「資訊的透明」、或是「吃的安心、吃得健康」有著更大的期待與需要。自己常覺得,生產技術的優化、以及全球分工的細緻化,讓食物背後的內容物與工序「日趨複雜」。資訊量一大、專有名詞一多,一方面製造商掌握度變低、講不清楚食材與內容物來源;另一方面,也產生許多天天擔心受害的消費者,以及選擇「直接放棄」與「忽視」的消費者。

這也是為什麼2015年的米蘭世博,最吸睛的是「未來食物區(Future Food District)」。超過1500種品項的農產品在智慧貨架上,消費者拿起任何一項商品,面前螢幕就會馬上顯示商品價格、生產者、產地地圖、營養價值與熱量,甚至從生產到貨架上,所累積的碳足跡都一覽無遺。

在台灣,我們也有上下游、直接跟農夫買、主婦聯盟等組織專注於縮短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甚至利用雲端與數據科技,所建構的食物溯源履歷相關平台等,也正陸續在市場上推動,測試消費者「真正的接受度」。

然而,食品安全問題只是整個「食農」領域的一部分,從「產地到餐桌」的每一個步驟、行為、及外在環境條件等,在食農生態系裡環環相扣。5%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與「好食好事基金會」一同辦理的「2018極限創業挑戰營」中研究發現,全球食農領域待突破的缺口,除了食品訊息的「透明與安全」,更有「過剩與不足」議題待探討。

平台與設計,解決糧食危機

全球正共同面臨極端氣候、科技發展與生活型態的巨大改變,促使食物「過剩與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統計,每年超過三分之一的食物在農田裡、餐廳中或家裡的廚房被丟棄,不可思議的是,同時全球卻還有7.9億人口受饑荒所苦。因此,如何在食物生產過程中「減少浪費、進行更好的分配與再加值」就變成十分關鍵。

台灣著名的「春一枝」冰棒,正給了一個從產地到餐桌的剩食處理解方。他們主打以每日盤商喊出的公定價,收購農民過熟的水果作為冰棒的原料,除了堅持透過「一定比例的人工處理方式」提供就業機會,更透過整體設計與行銷,成功把「準剩食」轉為一年熱銷百萬隻冰棒的生意。其他案例如食物銀行、共享冰箱、惜食餐廳等,都是因應此議題而生的創新解法,正在各個世界角落中發生。

回到設計師的觀點而言,我認為「行為」與「習慣」的產生,才代表著使用者的真正接受度。「口是心非」,或是「心動但不行動」,都有可能代表設計的內容與介面上有可能需要精進之處。一個多月前台灣中南部的水患,造成許多農漁作物的極大損失,政府在缺乏有效的因應對策之下,更有農民跳出來感嘆生活艱鉅到要「吃土」,反映出絕大比例的問題依然存在,食農領域還是有許多艱鉅的挑戰等著需要被解決。

幸而近年來全球興起的「食農教育、科技創新與跨域協作設計」正帶來一股改變的力量,結合「青年與教育傳承」,以及透過「科技導入與地方創生」,帶來推動「食農新創」翻轉未來的嶄新可能。因為在華人的生活中,「食農」從來都不只是填飽肚子,也不僅是一個產業的存在與操作。它代表一種人與人的連結、奮發向上的意志、生命與文化的延續、以及一種點滴在心頭的無形感動。這對於擁有豐富物產、人文地貌與堅實農業基礎的台灣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與突破契機,期待更多創新力量匯入,讓更多食農想像能夠成真。

(責任編輯:程遠茜)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不用結帳、不用良心的無人商店,Amazon Go 在西雅圖正式開張QR Code、人臉辨識......,「無人商店」有哪幾種?像旅蛙的寶物卡車,亞馬遜最有人情味的科技服務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