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挑戰體能的城市空間!張雅琳:讓青少年證明自我價值,遠離危險行為

建立挑戰體能的城市空間!張雅琳:讓青少年證明自我價值,遠離危險行為
特公盟前理事長張雅琳推動街道遊戲、兒童特色公園,創造適合兒童的城市遊戲空間。圖片來源:截自民進黨青年部臉書 設計:未來城市
2024-01-09
文・許靜之
6204
你還記得自己的童年是如何度過的嗎?是與同學結伴到路上晚耍、到公園攀爬各種遊戲器材,或是玩鬼抓人嗎?現在的孩子能在哪玩耍呢?公園的數量足夠嗎?玩電腦遊戲對孩子好嗎?

近年各縣市特色公園逐漸落成,參考包括歐洲、日本及紐西蘭的案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2015年起陸續遊說地方政府,重新設計好玩且具有挑戰性的遊具。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就提出:「遊戲是孩子的工作,而這不是一個日常瑣碎而微不足道的追求。」遊戲不僅能培養兒童的人際關係、溝通與協調力外,公園裡的遊戲設施更能刺激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心理韌性。

本集邀請特公盟前理事長張雅琳,和我們聊聊未來的公園樣貌還有哪些可能?

未來城市Podcast EP.72

▹ 未來主持人:未來城市頻道總監 陳芳毓
▹ 未來大來賓: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前理事長 張雅琳

▹ 訪談精華一次收藏:

張雅琳-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立委-民進黨-候選人-公園-城市規劃-青少年-青年-安全張雅琳認為,城市遊戲空間很少、兒童難以發展——背後代表的是社會對於兒童人權的忽視。圖片來源:截自民進黨青年部臉書 未來城市

問:根據特公盟觀察,孩子們的生活環境與遊戲空間現況如何呢?

張雅琳(以下簡稱張):我們在十月進行台北市、高雄市的兒童訪談,發現小朋友上學與補習的時間,加起來比爸爸媽媽上班時間還要長。我們想了解,小孩每週有多少遊戲時間?他們說週末有才藝班要上。那連假總可以玩了吧?小孩又說,碰到連假,老師都會出特別多、特別難的作業。

其實,現在的兒童不只遊戲時間非常少,城市裡的遊戲空間也很少。我們小時候可以在馬路上玩,或在農田、溪流玩耍,現在的孩子卻只剩下公園裡小小一塊兒童遊戲場。

以前我們在家裡和兄弟姐妹搶遙控器,或是去鄰居家按門鈴,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受少子化衝擊,現在孩子剩下自己一人,玩伴變少,遊戲方法也變少了。

以前大家互相追來追去,至少要五、六個人才好玩,但是現在的孩子從遊戲時間、空間、玩伴到方法都變少,已經與當年非常不一樣了。

很多家長可能會想,玩,有這麼重要嗎?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15年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與社交能力等,都必須透過豐富的遊戲經驗來學習;2022年最新研究更提到,遊戲能提升孩子的心理韌性。

近年青少年自殺率提高,人口變少衝擊經濟發展,讓世界經濟論壇不斷思考能如何解決問題。他們發現,具有高挑戰性的遊戲場,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溜滑梯高度達五米、近兩層樓,孩子在爬每一階時,都要面對心理恐懼,考量自己能力能否負荷,判斷自己要不要放棄,都能幫助練習覺察自己的狀態。如果他放棄了,在下面看著別人玩,就知道自己現在沒辦法成功,失敗還可以再練習。

可是如果是低矮遊戲場,他一下子就能成功,就會覺得不好玩了。在失敗的過程中,讓孩子練習感受恐懼,大腦就會記得曾經有這樣的擔;如果經過練習而成功,大腦也會記得自己曾經成功過,就有能力面對更多人生遇到的挑戰。

這些真實的經驗讓他知道自己有能力解決困難,有信心可以克服難關。

現在有很多遊戲不是發生在實體空間,而是在網路上。雖然拿著平板玩手遊,可能也算某一種遊戲,而且爸媽認為更安全。但是這其中的差異是什麼?

如果一直滑手機,的確是滿足兒童的一種遊戲,但是相對來說也有許多副作用,包括近視、長期久坐導致的肥胖,甚至網路使用時間越長,憂鬱指數也會越高。此外,孩子在接觸到各種年齡層的網友,可能超過他的心智年齡所能負荷。所以還是推薦大家盡可能讓孩子去玩實體的遊戲,真人互動能幫助建立社交技巧。

問:特公盟推動兒童友善遊戲空間的過程,各縣市反應如何呢?有遇到哪些關卡嗎? 

張:剛開始在各縣市都遇到很大的阻力,因為這些概念對大家來說很陌生。大家會覺得小孩讀書就好,認為小孩有得玩就好,這些遊樂場有差嗎?

不過在2015年,有一群包括我在內的家長,為了孩子的遊戲權利,推著娃娃車衝到台北市政府。這不只讓市政府感到震撼,對整個台灣社會也是一場大型的思想改造,重新去思考兒童遊戲這回事。

我自己還沒完全了解時,也會覺得有差嗎?直到磨石滑梯被拆掉時,我四歲半的小孩問:「媽媽,為什麼大人都把好玩的拆掉,只把不好玩的留給我?」我才知道,原來這些遊具也有分好玩或不好玩。

他說想要玩很高的溜滑梯,希望溜下來還可以掉進水裡,這樣才夠刺激。看著他描述的樣子,讓我覺得好像應該為我的孩子做點什麼。

當時不只很多父母站出來,還有許多學者、專家聲援,台北市政府也開始讓我們參與,但坦白說態度上沒有非常友善。

但是,當時我帶著兒子一起去開會,他說想要飛機,會議上就有大人告訴他:「弟弟,這不是你想的那樣。」這就直接否定了小孩的需求,聽起來不是很舒服。

當時大安森林公園正在改建,我們三不五時推著娃娃車、背著小孩去監工,也會發新聞稿給媒體。後來北市府換了一位新的處長,願意和我們談合作,同時我們去上課,徹底了解國家安全法規,思考如何能並重安全與挑戰,發現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問:現在很多縣市都開始改造公園,會很難想像環境與當年已經很不一樣了嗎?

張:我們在推特色公園時,跑去永康公園擺攤、唸繪本給小朋友聽,也跟爸爸媽媽宣傳公園改建的重要性,一定要來為孩子發聲。

原本大家覺得公園只要有就好,沒有小孩會想來;沒想到台北市天和公園落成之後,不僅附近鄰里,還有跨縣市的孩子也想來玩。我們甚至在粉絲頁宣傳,請大家不要再前往,已經塞車到影響居民的生活了,請移往附近公園。

可見大家一直都有這些需求,只是沒有被政府滿足。我們當時也發現,台北市親子餐廳是以倍數在成長,但是每張門票要300元到500元;但如果遊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或視力有幫助,卻需要家長付錢來照顧兒童的基本需求,相當不合理。

我認為這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屬於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部分。(延伸閱讀|孩子們有了特色公園,但去公園的路上依舊危險

問:兒童遊戲空間的規劃已受到重視,那青少年在城市的活動空間,又有哪些需求?

張:整個城市、甚至整個社會,都非常討厭青少年。在公園建設過程中,有些里長反對設施拉高、提升挑戰性,都是因為不希望青少年來玩,認為他們可能抽菸、喝酒或嬉鬧,危害社區安寧。

我們只期待青少年乖乖去讀書,但我們有沒有給青少年足夠的發展空間?青少年基本的體能都長好了,就需要更大的挑戰,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大人」。

紐西蘭基督城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是瑪格麗特梅喜遊戲場(Margaret Mahy)。

這座遊戲場設計師訪台時曾提到,當青少年參與這些具挑戰性的設施,可以享受小朋友們崇拜的眼神,得到想要的關注,就不會去做更危險的事;小朋友也期待自己有天也能像哥哥姊姊們一樣,就是一種正向刺激,形成遊戲場裡的正向循環。

張雅琳-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立委-民進黨-候選人-公園-城市規劃-青少年-青年-安全-SDGs-人權-兒童人權瑪格麗特梅喜遊戲場設計不同挑戰度的遊戲空間,讓兒童自我探索。圖片來源:紐西蘭景觀設計師協會網站

在台灣,我們是不是也能創造這樣的空間,讓青少年去享受挑戰與刺激?台北內湖今年才開幕的越野單車場就超受歡迎,還會遇到台南、台中的孩子組團來玩,或是20歲的成人也會帶著滑板或腳踏車前往,代表這樣的需求是存在的。

我們自己都會親眼目睹到,青少年在遊樂場時被爸爸媽媽叫下來;但其實在聯合國的定義中,18歲以下都是兒童。所以在設計時,本來就應該把小孩和青少年的需求一起考量進去。

不過這在現實上很難做到。當遊戲場要拉到青少年的挑戰難度時,需要父母親好好看顧自己的小孩;加上在台灣,沒有法規能檢驗13歲以上兒童的遊戲場,孩子如果在這邊受傷,就會有很多問題。

因此,我們一直在爭取2到12歲的遊戲場,那13到18歲這塊就有空窗出現,這是我們依然積極在努力的部分。我們也擔心可能引發負評,反噬想幫孩子創造空間的初衷。

青少年長期以來背負污名的標籤,需要家長、政府和整個社會更多理解。(延伸閱讀|以95公分的視角,設計安全、友善、好玩的兒童城市

問:各個地方政府輪流與你們合作,都需要資源和人力導入新觀念和建設。如果由中央立法規範,會有什麼幫助?

張:有些地方財政預算吃緊,需要向中央申請預算,因此的確中央應提出相應架構規範,讓地方執行這筆預算時有規則可循。

但是資源畢竟有限,我的立場是還是以改造大型指標性公園為優先。要照顧到每一個鄰里公園,預算、人力和量能都不夠。不過,只要各縣市都有幾件具體成果,做出亮點,就能讓更多人一起跟上。

張雅琳-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立委-民進黨-候選人-公園-城市規劃-青少年-青年-安全-SDGs-人權-兒童人權特公盟曾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將空軍總司令部舊址變成孩子的街道遊戲示範場。圖片來源:截自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YouTube影片

特公盟開始推「街道遊戲」時,向社會大眾募資,但是我們接洽20位台北市的里長,都沒有人願意借出一條路給我們,因為大家都覺得讓小孩到街道上面玩好危險。

感謝前台北市議員林穎孟和黃郁芬協助我們,向北市府協調後,讓我們在市府前廣場舉辦第一場。因為第一場的成功,第二場就有新北市政府、新竹市政府來參與,理念漸漸擴散出去,各地方政府更有信心和勇氣一起來推動。

有了經驗後,台北市政府首先成立街道遊戲相關的法規,讓大家能去申請封街。在兒童遊戲場取得進展後,特公盟期待青少年的需求也能被社會重視,非常希望未來我進到國會後,能把這塊空間創造出來。(延伸閱讀|別拆磨石溜滑梯,不要罐頭設施!3000位憤怒父母帶孩子設計自己的公園

聽懂未來:關於城市規劃,我還想知道更多⋯

未來城市給你更多知識補充包!

想聽更多未來城市Podcast節目?

  • 首播時間:隔週六播出。
  • 頻道搜尋:天下雜誌Podcast頻道「聽天下」,或關注未來城市網站「未來城市Podcast」系列內容。
馬上收聽:未來城市Podcast播放清單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