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由旅行」的特殊孩子,點一盞城市角落的燈——伯大尼兒少家園

為「自由旅行」的特殊孩子,點一盞城市角落的燈——伯大尼兒少家園
伯大尼兒少家園矗立於台北木柵,猶如城市角落的一盞燈,為安置少年指引回家的路。圖片來源:JJP潘冀聯合建築師
2024-03-14
文・JJP潘冀聯合建築師 圖・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伯大尼兒少家園
3412
JJP建築師事務所曾經流傳一個笑話。有一天開會,一個重要業主代表要求本所設法壓縮工作時間,為他們委託的案子趕設計進度;專案經理評估後,回覆表示有執行上的困難。

「是設計師人不夠嗎?加人趕進度!」業主態度十分強勢。

經驗老到的專案經理不疾不徐的慢慢說道:「設計過程就像生孩子,一個女人要懷胎九個月,才能生下一個孩子;現在即使你給我九個女人,也無法在一個月內為你生一個孩子。」

業主聽後莞爾一笑,就不提這件事了。

對建築師而言,每棟建築都是經過冗長設計過程之後誕生的孩子。有的孩子出生在優渥的環境,基地條件與預算經費都比較好,自然容易得到大眾關愛的眼神;有的孩子得到的資源相當有限,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出生後過得好不好。

2024年,我們重回兩棟「兒少家園」的建築現場,他們就是屬於資源相對短缺的建築類型,卻因著特別的目的而誕生,默默守護著城市的邊緣。除了前一篇介紹的「計志文聖道基金會附設主恩兒童之家」之外,位於木柵的「伯大尼兒少家園」也是典型的案例。

兒童之家-建築設計-兒童友善-伯大尼兒少之家-兒少之家-關懷兒童-安置少年面對複雜的家庭問題,伯大尼兒少家園從育幼院轉型,投入以「夫妻」為照顧者的家庭式安置教養機構。

以「夫妻」為照顧者的家庭式安置教養機構

看得見的建築物都會因為取得資源的多寡而深受影響,更何況是具有真實生命的孩子。

家是每個孩子的起點,每個人都渴望被愛,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如此幸運。台灣有許多家庭失去功能,產生更多社會問題;根據研究顯示,一個人的人格養成,家庭與父母的影響最大。

在欠缺社會資源與法令不周的年代,台灣早期育幼院所收容的多為孤兒;如今所有育幼院轉型為「兒少家園」或「兒童之家」的安置機構,裡面的孩子大多不是孤兒,他們都有家人,但卻因家庭功能不健全,無法提供完整照護與教養功能。

如今,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孤兒雖然愈來愈少,破碎家庭卻越來越多。當家庭的支撐力量不斷弱化,失去倚靠的孩子成為城市角落的弱勢,安置教養機構便成為兒少問題的最後一道防線。

位於木柵的伯大尼兒少家園意識到台灣社會結構的改變,為面對日趨複雜的家庭破碎問題,很早便由育幼院轉型。

最大的不同在於,伯大尼兒少家園是台灣第一個嘗試以「夫妻」為照顧者的「家庭式安置」之機構。

伯大尼兒少家園由家爸與家媽擔負起父母的角色,以家庭模式的經營照護下,讓孩子重建依附關係、在全面感知的連結中,找回「家」的概念與價值。(延伸閱讀|暴躁求完美的孩子,如何學會自我管理?球王費德勒父母:我給你自由,請為自己負責

親子-家庭-依附關係-父母-教育-孩童成長-家庭式安置在伯大尼兒少家園裡,家父與家母擔任父母、與孩子互動,重啟孩子對家的連結。

取消集體住宿,打造沒有圍牆的家

「有些特殊狀況的孩子,偶而會去自由旅行,在我們持續的關心及專業諮商的協助下,很欣慰地,次數變得愈來愈少,」擔任家爸角色的副院長王志明表示。所謂的「自由旅行」就是「逃家」。

在早期傳統的育幼院裡,以團體住宿來進行齊頭式管理,孩子們放學後回到宿舍,整個宿舍就是充滿肢體衝突、喧嘩吵鬧,使所有人的心靈都躁動不安。如今,全新設計的伯大尼兒少家園提供了家庭空間模式,不僅取消集體式住宿,而且沒有圍牆。

「以前,逃家必須要爬牆,現在,就走出去,所以孩子們改稱『自由旅行』。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可以改變孩子們的心理狀況,較為專注而平穩,」王志明說。

這裡的安置單元以住宅格局規劃,讓安置孩童與擔任教保工作的家爸家媽一同生活,擁有客廳、廚房、餐廳,每個房間容納一到兩個孩子,透過家庭的生活模式,讓彼此擁有情感聯繫。延伸的家庭情境,包括用餐聊天、陽台烤肉、曬衣服⋯⋯拉進成員的距離。

「我們還買了小型塑膠游泳池,小女兒可在陽台上游泳。」一對家爸家媽這樣說著:「對了,廣場很棒,孩子們最喜歡在這裡打球、玩直排輪及滑板,很刺激,從家裡的陽台往下看,廣場很像是大型的彈珠台。」

兒少家園的入口,是個下沈式開放階梯廣場,一側是綠意盎然的植栽綠牆,另一側是教堂,是身心靈互動交流的最佳場所。(延伸閱讀|以95公分的視角,設計安全、友善、好玩的兒童城市

兒童-兒少家園-兒少之家-安置-教育-兒童友善-兒童福利伯大尼兒少家園沒有圍牆,創造更自由的空間(左圖);植栽與教堂包圍著下沈式開放階梯廣場,這也是伯大尼的入口(右圖)。

安置在此的少年以這裡的家為傲,但少年們也擔心,當屆滿18歲,就必須離開;但不管如何,兒少家園期待他們勇氣滿滿的離開,就像他們面對校園同儕言語挑釁時,自信地回覆:

「喂,同學,聽說你住『伯大尼』,原來你是⋯⋯」

「是啊,很棒的地方,你住得起嗎?」

斜切屋塔成「來樓」,連接兒少夢想

若以一般兒少安置機構來看待,伯大尼兒少家園只要四層樓的空間就足夠;但在建造之初,就以目前的12層樓的藍圖來規劃,是有原因的。院長江秀圈描述著伯大尼兒少家園目前積極推動的項目,說道:

「我期待伯大尼能成為守護城市的『兒少家庭園區』,除了建構以夫妻為照顧者的家庭式安置之外,同時提供兒少和家庭專屬之心理諮商及重建、復原課程,並經由家庭事工的培訓、講座、活動,成為兒少家庭事工的跨世代專業平台。」

目前,世界展望會與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都已進駐伯大尼兒少家園的來樓及園區,一同推動兒少家庭事工,並期待結合緊鄰的景文高中宿舍空間。一系列的計畫包括:

志工可以用服務時數來換取餐食,歡迎偏鄉兒童來台北進行城市旅遊,提供兒少家園的公共空間成為開放式的多用途場所,促成各種親子學習、才藝教學、社區義賣、展演、講座的相關活動。這些計畫就像「來樓」——以建築斜面的豐富表情,組構出抽象的「來」字,彷彿對所有的城市遊子輕道一聲:「來,快來!」

建築設計-兒童之家-兒少之家-育幼院-台北-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伯大尼的「來樓」的斜面構成「來」字,有歡迎大家前來之意。

「來樓」的外觀其實來自於法規的削線限制,在空間退讓後轉化成屋塔造型,以城市角落地標的寓意來傳達,這是一棟歡迎大家來到的家園。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所幸獲得三星營造的全力支持。當您被精緻的建築外觀所吸引時,別忘了,這是集結許多人的情義相挺,才能為城市留一盞回家的燈,沒想到,如今成為連接兒少願景的夢想表徵。

如果城市是一個家,那城市裡面的每棟建築,應該都是值得關心的孩子。

對建築師而言,看到親手設計的作品在完成後能夠被使用者善加利用,並不斷增添服務功能,真是無比欣慰。伯大尼兒少家園導入全新願景,為著守護家庭的價值,在城市的角落,指引一條回家的路。(延伸閱讀|同理心建築,讓孩子走出「冷泡麵人生」:重返計志文聖道基金會附設主恩兒童之家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