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實力 臺灣也有潛力發展自駕車

整合實力 臺灣也有潛力發展自駕車
2018-11-23
6978
為更深入了解一般大眾對臺灣交通運輸的需求與期望,交通部與《天下雜誌》合作,進行「ITS智慧運輸網路大調查」。在彙整所有問卷之後發現,有56.28%受訪者認為「加速新科技的導入」是「政府在智慧運輸上可改進之處」的重要議題。也有33.67%受訪者認為,臺灣最亟需克服的交通問題是「新科技運用不足」,顯示將智慧科技與交通運輸結合,已成為民眾共識。

【最新消息】未來城市開設新 FB 粉專囉!按這裡加入吧!

放眼世界各國,不但美國福特、特斯拉、日本豐田、日產等各大車廠搶著發展自駕車科技,就連谷歌(Google)、蘋果(Apple)等科技產業與叫車服務公司Uber也不落人後,競相投入這股智能運輸載具的開發熱潮。 

雖然無人駕駛的自動車,聽來仍與一般人的生活距離很遙遠,但是「車聯網」、「自駕車」的推動與催生,早被交通部列入「智慧運輸計畫」,成為替未來奠基的重要紮根項目。

與自駕車息息相關的「車聯網」,是很複雜的技術,顧名思義就是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利用無線通訊技術、衛星定位、感測器、大數據處理、人工智慧、雲端資料庫、語音辨識等技術,讓車子也能具有思考判斷的能力,取代傳統人力駕駛,未來不但可以應用在人流的運輸,如叫車服務,對於物流的疏通,比方說無人快遞、外送,都會帶來革命性變革。

在這股熱潮中,交通部最重要的角色,便是帶頭鼓勵自駕科技與車聯網技術的研發,因此像是「自動駕駛車輛示範計畫」,便是透過在封閉區域之示範運行,帶動國內廠商與國際廠商之合作,探討無人駕駛車輛營運可能衍生之問題,包括道路環境、民眾接受度、車輛檢驗規範、安全營運環境之構建、車輛感測設備、訊號傳輸及系統設計等課題。

工智慧與5G 自駕車成功關鍵

目前自駕車的困境,就是多半只能限於特定條件的固定區域或路線行駛;由於都市交通環境複雜,存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讓自駕車的發展,遭遇無法普及的挑戰。可是隨著科技的一日千里,自駕車的未來並非毫不可行,像是AI人工智慧與5G通訊技術的發展,都會為未來帶來關鍵性的改變。

AI人工智慧未來會取代駕駛人的角色,臺灣可以先發展「雲端自駕車操控系統」,從傳統運輸慢慢轉型成自動化駕駛,如果可以成功,將成為全球典範。

而5G與自駕車結合後,將帶來更精確的運算,能讓自駕系統運行得更好。相較於4G,5G在短距離內的資料收集、更新、分析,會更有效率;如果將之比擬為蜂巢,就是每一格蜂巢雖小,但很多格子組合起來,就會形成非常緊密的網絡。

自駕車零組件 產業規模不容小覷

仔細追究起來,其實全球自駕車的市場,竟有高達百分之七十的零組件由臺灣供應,臺灣其實擁有實力可觀的產業基礎。不過,國外大型廠商贏在品牌與系統整合,多以封閉式的設計,試圖搶得制定標規先機,這正是臺灣需要迎頭趕上的地方。

話雖如此,臺灣也無需妄自菲薄,事實上,全世界對自駕車技術都還在摸索當中,沒有誰能宣稱握有絕對優勢技術,因此臺灣並沒有落後起跑點太多,仍然很有機會急起直追。只要技術與時機成熟,也可以一躍而起,成為規格的制定者或技術的領先者,重點就在於如何將零散實力,整合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有計畫才會有舞台,如果臺灣不早點投入這場競賽,就只能追隨各國制定的標規。因此交通部努力打開國人與企業對自駕車的想像與認知,並推動法規跟上時代的腳步。

目前,交通部的自動駕駛車計畫已分別補助基隆市、桃園市、臺中市、高雄市辦理,像是高雄市便選定亞洲新灣區作為自動駕駛電動巴士系統試運行計畫區域。而今年展開的桃園農博與臺中花博,也分別推出自動駕駛的遊園車,展現國人自行組裝自駕車的成果。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