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買不如晚買?你可能已不小心成為助長房價的幫兇|台灣房產霸權社會溯源(上)

早買不如晚買?你可能已不小心成為助長房價的幫兇|台灣房產霸權社會溯源(上)
2019-07-25
文.洪偉傑(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地理系博士生)、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10640
台灣都市住宅問題的根源在於「房產所有權社會(homeownership society,以下簡稱房產社會)」的霸權。此一房產社會作為一個霸權論述與實踐,在無殼蝸牛運動以來的30年並沒有被挑戰與打擊,反而在許多方面更加確立與鞏固。

歷程與困境

1989年的住宅運動源於「無殼要有殼」,主訴買房不是租房。儘管在當年房價飆漲、民怨買不起房的過程中獲得支持,但主要訴求在協助低價買房,卻更進一步鞏固了房產意識。

當時,台灣的住宅自有率已經將近八成,「房產自有可資產保值」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因為高房價、人民買不起房,所以運動者能集結民怨、要求打壓房價,讓無殼變有殼,也因此打動人心(希望擁有房產的心),鼓動風潮。

然而,也因為動員的主訴在於「買得起房」,政府回應的政策(包含一坪6萬元國宅、長期低利補貼貸款等強化人民購買力的制度)也就集中在降低買房的門檻。當越來越多人民擁屋、加深對房產的依賴時(無論是為資產積累或居住權利),運動中挑戰產權社會的議程能獲的支持,也就越來越少。

【延伸閱讀】蝸牛依舊無殼:30年來台灣居住困境的反思

當年的運動團體與核心人物沉潛(或轉進)多年後,2010年重啟另一波運動,以倡議「社會住宅興辦」為主軸,輔以其他各種批判,期望鬆動、甚至挑戰房產所有權體制的行動,包括房產稅制改革、租屋市場健全化。

而2014年起的「住宅運動2.0」(巢運),也動員了對既有住宅體制的不滿,引起一定的社會關注,並運用兩年一次的中央地方選舉、以及與基層公務體系的協力合作,逐步改變了一些空間治理的法規體制。

然而,不管是社會住宅興辦、稅制改革或住宅市場健全化(包含實價登錄與揭露、租屋補貼與管制),改革推動的過程中仍不斷遭遇各種挑戰。

2014年房價再創新高,巢運再起,開啟「住宅運動2.0」,運動論述從「買得起」轉變為「住得起」。圖/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值得省思的是,這些挑戰不盡然來自「利益團體」(建商、炒房集團或房產大戶),也來自社會大眾。

更具體地來說,來自於不滿既有房產體制、但也反對改革方案的民眾──特別是反對加稅(房產稅制改革)、反對購屋或租屋資訊透明化(住宅市場健全化)、以及社會住宅鄰避反對(社會住宅興辦)的房產所有權人。

對此,OURs運動者藉由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權(hegemony)理論指出:

台灣房產體制改革的困境在於「受害者反對改革」:高房價是民怨之首,但房價跌也是恐懼的總和。

我們要如何去理解這一弔詭的發展?在這之中,房產社會的霸權如何被建立、又如何被操作,成為影響台灣城市與住宅發展的核心觀念?未來的台灣社會又有哪些會強化或弱化這種觀念的條件?

這些都住宅運動30年後的今天,最重要的課題。

【延伸閱讀】如何謀殺一座城市──錢都拿去繳房租了,誰還叛逆得起來?

「有土斯有財」這樣的解釋夠嗎?

對台灣住宅或房產所有權問題最典型的理解,就是華人「有土斯有財」的房產文化。這種對房產所有權的理解,做為現象描述看似合理,做為解釋歸因卻遠遠不足。

如果靜態的「文化」或本質化的「華人」特殊性,不足以解釋台灣人過度迷戀購屋的現象,又是什麼原因,使台灣人這麼汲汲營營存錢買房?

都市學者研究香港與新加坡兩個與台灣相似的房產社會,嘗試解謎「華人房產文化」「有土斯有財」這類簡化的解釋。他們指出,各種歷史過程、社會制度與規範,更能解釋人們對房產投資的異常關注。

長期研究新加坡住宅體系的學者Anne Haila,透過「房產思維的制度化」指出,新加坡的住宅體制,如何使人民透過買賣公屋、將為退休準備的公積金,投資於自住以外的房產等過程,強化投資房地產的敏感度。

香港學者鄧永成等人則指出,香港房產霸權的殖民史過程:沉默的多數香港人與空間專業者,如何參與了港英政府與地產集團共同建立的地產霸權。

這些都提醒我們:華人房產文化或是地產霸權,其實是由各種社會過程與政治經濟基礎所建構與支持;並非華人天生對「擁有土地與房產」的迷戀,勝過其他民族與人種,而是不同的社會——無論是用華人、或亞裔來包裹台灣、新加坡或香港──有不同的空間實踐與社會脈絡。

香港地產霸權的局面,在港英時期就已經造成;回歸後的特區政府採取「孫九招」後更加劇烈,透過限制供應的方式持續刺激房地產上揚。圖/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借用此一觀點,台灣房產所有權的社會與制度過程為何?尤其是在無殼蝸牛運動後的30年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使住宅問題不但沒有凝聚社會的不滿迎向改革,反而在過去幾年使高房價、住宅不均的現象攀上高峰?

【延伸閱讀】僅20%台灣人擁超過兩房,為何卻能主導房屋政策?

買房是保本投資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首先,曾旭正早在1994年的研究就已指出,「房價必漲」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縱然有都市化與人口集中的趨勢,也必須要有房地產集團、媒體、普羅大眾一同宣傳「房價必漲」的神話,才能使你我都更堅信「需求必然存在」「晚買不如早買」。

而當買房的渴望(無論是作為當下的居住需求或是剩餘資產的投資)化作需求支撐了房價,論述就成為真實,形成房價必漲之論述與實踐的正回饋。
 
2012年,前營建署長葉世文公開表示「未來十年房地產是最佳投資選項」,遭學者與民間團體痛批「帶頭炒房,像建築業代言人」。

此類自我實現的預言,也應驗在租屋市場的低品質與過渡性之上。

現況告訴我們,「租屋品質差,只能是短期過渡的選擇,所以無需認真」;房客房東兩端皆如此,確立了「租屋品質低落不可能好」的預言,進而將更多人推向「買房為唯一解」這端。

從此,「房價只漲不跌」成為論述與真實相互支援的體系,說的也是我們無須對抗房價,一般人無論何時都是「早買勝於晚買、勝於不買」。而所有支持這套購屋體系的制度(佔住宅存量5%的出售式國宅、購屋貸款與利息補貼等),也都支持了這套「必須自立買房」的論述與實踐。


洪偉傑(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地理系博士生)
台灣大學地理系碩士。自2012年起參與都市與住宅議題的研究與倡議。關注當代社會空間問題,包含制度改革與社會轉化、社區與都市空間生產。目前研究計畫為台灣的都市更新政策與房產所有權體制之間的關係,蹲點台北市南機場、斯文里兩個推動公辦都更的整建住宅社區。

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1989年就讀台大城鄉所碩士班參與發起「無住屋運動」,之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地理學博士。長期關注台灣的空間政治經濟發展,尤其是有關自由化政策之下,國家與空間結構的轉化,包括區域發展、都市更新、經濟特區以及晚近智慧城市治理的議題。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