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叫車平台滴滴出行 登台搶市行不行?

中國最大叫車平台滴滴出行 登台搶市行不行?
2018-01-20
文・趙曼汝
6588
台灣地小車多、交通便利,為什麼中國最大叫車平台看上台灣市場?它來勢洶洶,初期以500元補貼獎勵來招募司機搶市佔、而且不收取費用或抽成!這是什麼樣的營利模式?

1月19日,「滴滴出行」正式宣布在台上線,也為台灣叫車平台的戰火再添新柴。

「目前還在增資過程中,投資人都非陸資,也希望吸引歐美跟香港資金進來,」面對媒體質問的中資疑雲,取得滴滴出行代理授權的樂迪科技總經理王慈雍語帶保留地說。關於樂迪科技,目前僅知是王慈雍以20萬元資本額所登記的公司,取得滴滴出行五年代理授權,至於投資人、投資方式等細節皆不願多談。

據了解,滴滴出行過去一年在台動作頻頻,如今撥雲見月、正式上線。或許有鑑於Uber在台發展失利,滴滴出行的登台之舉更顯得小心翼翼,就連記者會現場都預先準備了7頁書面問答。

然而,這個中國最大叫車平台為何想在台灣市場分一杯羹?對台灣叫車服務業態又有什麼影響與衝擊?

一、台灣市場其實很大

「台灣的交通運量在全世界的排名很前面,台灣市場其實很大,」中華民國計程車駕駛員工會全國聯合會去年才對《天下》表示,台灣有特殊的消費環境,雖然地小車多、交通便利,但空車率低。

台灣市場是一塊大餅,不僅Uber垂涎,滴滴出行也不例外。就交通部統計,台灣約有8萬6千輛計程車,但專職計程車司機加入無線電或衛星派遣車隊的比例僅為46.8%,不到一半;且目前只有16.2%專職計程車司機使用免費叫車APP或資訊平台,然而有超過五成的司機表示未來願意使用,可見召募司機員的發展空間仍很大。

黃明堂攝。

看準市場需求,樂迪除了在台推出滴滴計程車之外,今年2月「滴滴順風車」的共乘服務也將上線。「我們不是派遣車,」樂迪科技副總經理蕭明曙表示,滴滴順風車所提供的只是共乘媒合服務,共乘費用主要以分攤車主的油費、ETC和車輛耗損費用的總合來計算。一台車一天有接三單的限制,因此車主不可能有營利的可能性。對於共乘乘客來說,車費會是「計程車費的五、六折」。

二、車輛規模是發展關鍵

滴滴出行挾「中國最大叫車平台」之名,初期以500元補貼獎勵來招募司機搶市佔、且無收取費用或抽成(樂迪以廣告來獲利),自然吸引計程車司機嘗鮮加入。

「當初考量到陸客來可能會習慣用滴滴出行,所以才加入看看,」張先生是無靠行的計程車司機,《天下》記者是他使用滴滴出行App載到的第一組乘客。他說,滴滴出行目前沒有抽成,會不會繼續使用就要看之後的抽成比例,不然像跟知名大車隊合作,叫車、請款都會被抽成,對司機來說,「被剝兩次皮太傷了」。

「車行和車牌已變成資產,」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所長侯勝宗觀察。對於想在現行法規與市場環境下發展的叫車平台,如何從中延伸出新服務與新商業模式又能不流失用戶,也是關鍵。

目前樂迪宣稱滴滴出行在台已招募近兩千名合格司機,同時也正與「全國車隊」洽談合作。論及計程車規模,相較台灣大車隊的約1萬6千台、Taxigo的2千5百台、Ubertaxi與皇冠大車隊和亞太衛星車隊兩車行結盟,滴滴出行的車輛規模能否滿足叫車需求顯然是一大考驗。再者,滴滴出行目前車費為跳表收費、僅提供現金支付,而樂迪也尚在與第三方支付洽談合作中,使用者的支付多樣性也有待觀察。

綜觀來看,滴滴出行的初步登台,獲利模式、行動支付等服務都尚未完全到位,對於台灣業者是威脅、是機會還不可知。不過,它的參戰的確再為台灣的交通服務帶來新一波刺激。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Uber是豬隊友,自駕車的安全風險誰來顧?德國拚電動車轉型,為什麼雷聲大、雨點小?Gogoro 推出低價電動車,不只是要賣車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