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原來如此》艋舺公園為何聚集這麼多人,久久不散?

萬華,原來如此》艋舺公園為何聚集這麼多人,久久不散?
在艋舺公園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1-05-26
文・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33315
這幾天,無論在台北的艋舺公園或其它各地的公園,依舊可見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看到這群人無畏疫情緊繃,還大喇喇地群聚,真的會令人擔心與生氣。

但在此同時,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什麼他們要聚集在這些地方?是惡意傳播病毒嗎?還是對防疫無知?亦或有其它我們不知情的重要原因?」

以萬華艋舺公園及早期和平西路和中華路交接的高架橋下為例,這裡過去曾是許多中高齡勞動後備軍「等工」(台語)的人力集散地。特別是早年台灣營造業興盛的時候,很多工地工頭都會到這些人力集散地「叫工」(台語),讓這群中高齡勞工還有些許領日薪打工的機會。

事實上,全世界建築營造業,都是接收典型勞動市場流出之「勞動後備軍」的重要「容器」:因為,在工地做粗工的勞工,多是從第一線製造業或服務業汰選下來的中高齡男性。他們或身染疾病、家庭關係破裂、缺乏與時俱進的生產技術等原因,無法再重返每天上下班領月薪或年薪的勞動市場,只能過一天算一天地打零工維生。

在工地做粗工的勞工,許多是從第一線製造業或服務業汰選下來的中高齡男性。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但隨著1990年代台灣政府開放外籍移工來台,企業化經營的人力仲介與派遣公司紛立,這群無組織的中高齡體力勞動者更難找到打工機會。於是,群聚艋舺公園的目的不再是「等工」,而是「等待時間過去」。

有些中高齡勞動者因長期失業沒有收入,可能得被迫搬離原本就已簡陋不堪的違章加蓋空間,正式開始流浪生涯,以致更長時間停留在萬華的艋舺公園。雖然整個公園平時看上去,約有300多個中高齡者長期聚集,但公園內經台北市社會局登記在案的街友約有120人左右,其餘200人左右多是來自大台北地區(例如板橋、中和、新莊等地)的中高齡民眾。

為打發長期缺乏意義感的痛苦日子,少數公園內的民眾會在這裡喝酒交友,多數人則是在此聊天、下棋、簽賭;還有一些性工作者會在這裡招攬生意。這樣,他們至少還能感受到一絲的人際連結,甚至給自己一個簽中大獎後貧窮大翻身的美夢。

許多街友在公園內下棋、社交。圖片來源:flickr

由於在此聚集的街友或中高齡者多有類似遭遇,很容易產生「我們」的集體認同,以降低個人面對流離失所的孤單和恐懼;但也有人不願承認自己與周遭人是「同一掛的」,認為自己只是暫時落難,他們就得獨自承擔諸多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聚集的民眾多半「很識相」或「很得體」地不多過問對方的過去,以免造成彼此尷尬;而且在這裡,他們還能取得各種生活重要資源和資訊,例如哪些地方可以領便當、有打工機會、有免費物品領取等等,以增加生活的資本。

這群聚集在公園內的中高齡民眾,之所以會讓某些人感到恐懼,主要是他們的言行舉止無法如同溫層般被自己預期,甚至常有意料之外的反應。事實上,有些街友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舉止外貌,也是為了讓自己免於他人侵犯,進而保住僅存的些許自尊。

但為避免這群聚集在公園裡的中高齡者給自己帶來不確定焦慮,有些人便開始透過劃清「我群—他群」或「我們—他們」的築牆界線,確定病毒或傷害沒有進入自己的生活圈。但究竟「他群」是什麼樣貌,多半不是「我群」成員透過真實生活互動的認識結果,而是「我群」為建立集體認同、凝聚成員共識與安全感,所塑造出來的虛擬想像或假想敵。

雖然如同某些研究指出的,低社經階級民眾比較依賴鄰里人際關係,所以也容易對鄰近地區及其居民產生強烈的依附感,甚至形成一種具有文化封閉性的小社群。但不幸的是,這些人也是最可能因都市更新迫遷,或付不起房租而被迫離開居所的漂泊者;當他們舊有鄰里關係遭破壞,共享集體認同也粉碎了,許多人或許就只能靠回到老家附近的公園閒逛,一解鄉愁之苦。

事實上,這群低社經階級民眾會形成具文化封閉性的生活風格,通常也不是甘心樂意,而是整個社會變遷的節奏太快,讓他們在經濟、文化及科技等各方面長期遭到排除,是在無奈情況下不得不接受的結果。

這個現象類似全球中國城或唐人街的存在,絕非自然而然的社會發展趨勢,而是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排除的結果。(延伸閱讀|【人口普查瞥見的他者人生】一直道歉的低收入戶:「我們都單身啦,哪可能結婚?」

早期華人移民海外,為相互照應聚居在一帶,形成唐人街。圖片來源:Unsplash

所以,當主流社會的中上層民眾因不瞭解所產生的陌生感與恐懼,開始對這群低社經民眾貼上污名標籤,這項自我防衛措施或許能因社會心理的距離感被拉開,產生短暫隔離感和安全感。

但長遠來看,這種透過污名化劃清界線的做法,只會製造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猜忌、仇恨和不信任,完全無助於瞭解疫情真實狀況或解決問題。

因為在交通發達的今日,人際移動及互動早已脫離特定行政區或文化圈,除非有人誓死不走出家門,否則很難預期在路上不會遇到自己害怕或嫌惡的「他群」民眾。

另外,污名化或找尋代罪羔羊所產生的緊張對立,也無助於瞭解為什麼某些人不願戴口罩,甚至拼了命要到處移動,更不敢主動前往篩檢或無法接受合宜治療的主要原因。(延伸閱讀|陳潔如專欄|Tech for Good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為何搶著解決社會問題?

(本文獲作者授權

參考資料

危芷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F. T. McAndrew(著)。台北市:五南。
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Z. Bauman(著)。台北市:群學。
蘇碩斌(譯)(2012)。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町村敬志、西澤晃彥(著)。臺北市:群學。


萬華,原來如此》系列

#1 萬華,原來如此》萬華,為何聚集如此多貧困者與性工作者?
#2 萬華,原來如此》艋舺公園為何聚集這麼多人,久久不散?
#3 萬華,原來如此》「茶桌仔店」為什麼讓人流連忘返?
#4 萬華,原來如此》為什麼萬華空氣中,總瀰漫著濃濃魚腥味?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