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有哪些正負面影響?

AI人工智慧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有哪些正負面影響?
近年AI應用的層面廣泛,對SDGs也帶來各種利弊及討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1-08-18
文・吳俊彥
26004
人工智慧(AI)近年來是備受關注的顯學 ,廣泛運用在生活各層面,據報導,今年台灣大學新增的AI相關系所,也成為學生們的熱門選項。

對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AI能發揮那些作用呢?

我借用去年初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篇被引用超過百次的論文〈人工智慧在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角色〉(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加以說明。

AI對SDGs有哪些積極影響?

該論文將17項SDGs目標歸納為三個維度:社會(目標1、2、3、4、5、6、7、11、16)、經濟(目標8、9、10、12、17)和環境(目標13、14、15);再根據蒐集的文獻案例,由各領域專家評估,AI對SDGs細項目標是發揮積極(enabler)或消極影響(inhibitor)。

論文指出,AI對SDGs可以促進實現134個細項目標,也可能抑制59個細分目標;產生積極影響的比例是79%,消極影響則是35%。對應到三個維度,積極影響各別占比分別是82%、70%和93%;消極影響則是38%、33%和30%。

結論是,AI對達成SDGs目標,有相當積極的影響。

AI-SDGs-永續發展目標-永續發展學者將17項SDGs目標分為社會、經濟、環境三面向,統計出AI對各項目產生積極與消極影響的比例。圖片來源:截自論文〈人工智慧在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角色〉

文中舉了許多例子。例如,AI技術可打造智慧城市和低碳城市,實現循環經濟和更高效的資源利用;AI智能電網能將電力需求與綠能(如太陽能或風能)互相搭配,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透過AI技術進行大規模數據分析,能擬定協調一致的行動計劃。例如,AI技術能加深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理解,有利後續針對氣候變化建模;還可用AI技術提高衛星影像識別率,及時預測荒漠化蔓延趨勢,輔助防治土地劣化和荒漠化,為後續綠色治理提供助力。(延伸閱讀|地球日,滑手機救雨林!95國人民一年標註9萬衛星影像 教AI抓濫墾

AI對SDGs有哪些消極影響?

然而文中指出,AI對SDGs目標也有不可忽略的消極影響。

AI難以克服各國資源不均的議題。先進AI技術的研發和產品化,都需投入大量計算資源(或高能源需求或高碳足跡),恐怕只有少數已開發國家足以負擔。

例如,已開發國家加密貨幣應用所產生的全球用電量,與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全國電力需求一樣多;估計到2030年,資通訊設備所需電量占全球用電需求,將從目前的1%提升到20%。

AI技術高速發展,恐引發另一波不平等。

例如,小規模農產者缺乏先進的AI農業設備,可能加劇與規模生產商間的差距,進而不利目標2「零飢餓」的達成。

人工智慧-永續發展-SDGs-農業-AI大規模農業生產者借AI技術提高產值,可能加劇與小農的差距。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目前AI演算法、圖像識別或深度學習等技術,對性別歧視和少數族群(目標5)也有潛在消極影響。

舉例來說,若不加選擇,就以日常新聞等來訓練演算法,AI會無意間學習到現實社會中對女性的固有偏見。這是因為缺乏多樣性的數據,勞動群體中缺乏女性參與和種族多樣性,也是重要因素。

另有文獻指出,若未來經濟過度依賴數據分析,開發國家與中低收入國家的經濟差距將日益擴大,嚴重影響目標8(永續經濟成長)9(永續基礎建設)10(減少不平等)的實現。(延伸閱讀|八張圖,一次搞懂人工智慧的現在、未來,及對你工作的影響

AI可用來支配人類行為嗎?

文中還用「大推力」(Big Nudging)概念,從倫理、民主、人權角度,探討「巧用」大數據和AI技術,對人性弱點進行支配或左右其決定的正當性。

「推力」(Nudge)是指,在不強制和不受限制的選擇下,透過設計不同「輕推的力量」,如預設選項(default rules)、選擇框架(framing)、社會規範 (social norm)或預先承諾(pre-commitment)等方式,引導人作出選擇。

倘若為達成某些目的,利用AI蒐集個資,結合大數據所設計的「大推力」,即便現有資訊看似多元,但人們卻被引導到只關注(或只不關注)有特定目的的觀點,多元資訊便無法被人們看見、進而選擇。

由於AI技術專業門檻高,因此更需提升演算法「黑箱」的透明度,比如公開訓練算法的數據來源、建立AI倫理準則和管理規則等。

另外,在數據驅動的AI應用與個人隱私安全保護的結構性衝突中,如何尋求平衡,也是重要課題。

國外機構如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與Google,已成立AI和SDGs的專門研究;台灣的AI系所課程規劃,除了從資工和資管角度延伸,也可將SDGs納入課程學習——畢竟,再好的技術良藥也可能有副作用。(延伸閱讀|吳俊彥專欄|名校為何把「社會貢獻」放官網首頁?向日本學後疫情大學SDGs新定位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