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專訪》台灣優勢在健保資料庫!莫德納黃翊群:但很多人想進台積電,很少人想當科學家

越洋專訪》台灣優勢在健保資料庫!莫德納黃翊群:但很多人想進台積電,很少人想當科學家
催生莫德納mRNA疫苗平台的幕後推手,是台裔科學家黃翊群(左一)。圖片來源:莫德納官網
2022-03-09
整理・陳芳毓
13963
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重新使鎂光燈轉向生醫科技產業。這一次,台灣有多少勝算?

莫德納因新冠疫苗一砲而紅,但你或許不知道,說服莫德納將mRNA用來研發疫苗的,卻是一位來自台灣的科學家黃翊群。這段故事,都記錄在新書《疫苗商戰》裡。未來城市@天下透過多種管道聯繫,黃翊群也首度接受媒體深度專訪,談他的新研究、莫德納在台的發展,以及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勝算。

黃翊群-莫德納-moderna-莫德納疫苗-新冠疫苗-新冠肺炎-mRNA-mRNA疫苗-智慧醫療-生技醫藥-基因台裔科學家黃翊群(左)是莫德納子公司與莫德納基因總經理兼科學長。圖片來源:截自未來城市@天下專訪黃翊群畫面

莫德納的新冠疫苗副作用強烈,你們在設法改善嗎?

多數人提到的「副作用」,比較像得到嚴重的流感症狀,打流感疫苗也會有類似狀況。那其實不是副作用,是正常免疫反應。但心肌炎比較特殊,我們還需要搞懂這部分的機制。

這些免疫反應會引發這麼多抱怨,我認為是因為大量人們在短時間內接種,疫苗也沒有經過長時間測試,有點像趕鴨子上架。

但當我知道科學家在做測試時,我只告訴他們,「會成功的!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我們在疫苗上做過許多測試,沒有一個失敗。這是我的團隊打造的平台,我對團隊非常有信心。

mRNA疫苗的特色就是研發速度快,但為何至尚未針對變種病毒,成功推出次世代疫苗?

製造疫苗本身很快,只要用一週製造DNA、三週做序列;但FDA要求我們確認次世代疫苗是否跟第一代疫苗一樣否安全、有效,這需要真實世界的臨床實驗數據,找幾千、幾萬人來做實驗,但人們又不會排隊等著讓你試新疫苗。

這就是我們現在只有原始疫苗的原因,因為沒有其他真實世界數據證明次世代疫苗更好。

今年二月,莫德納宣布進入台灣市場。你知道合作細節嗎?會返台負責這塊業務嗎?

我也是親友把新聞傳給我,才知道這件事(笑)。我不清楚這個計畫,無法評論。

去年底,你宣布莫德納要與基因編輯新創Metagenomi合作。mRNA與基因編輯能一起解決哪些問題?

CRISPR現在只用到cas9,這還不是一個平台,我們相信還需要更多的零件。就像我之前提到比喻,你給我一個有四個輪子的工具箱,我就可以做一台車,我相信現在的工具箱還太小,所以我們試著先找出更多的零件,好打造一個真正的平台,這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會先從單一基因罕見疾病開始,肝病或造血幹細胞疾病。

我們有三個主要的方法:做人們現在可以做到的事、改善既有科技,然後自己探索更多,立即更正、刪除致病性突變。

黃翊群-莫德納-moderna-莫德納疫苗-新冠疫苗-新冠肺炎-mRNA-mRNA疫苗-智慧醫療-生技醫藥-基因莫德納將攜手醫療新創Metagenomi,合作開發CRISPR基因療法。圖片來源:莫德納

莫德納的LNP技術粒子大,碰到的細胞都會被編輯。你們打算如何使基因編輯更精準?

這就是我未來十年要研究的方向了(笑)。希望只用五年就夠了!

台灣想發展生技產業,你有什麼建議?

我離開台灣很久了,對台灣生物科技發展不是太了解,以下幾點是我的粗淺觀察:

我2012年加入莫德納,今年正好十年,而這還是因為疫情加速,才能看到豐碩的成果。所以,若想培養生醫產業,務必要視為長期投資,並盤點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建立「生技產業發展需要時間與成熟的資本生態系統」的基本認知。

台灣人比較不熟悉生技產業,過去常有不明就裡的親友問我,「你們賣什麼?」

我說,我們還沒有產品,我們錢是從資本市場募集;這些個人或機構基於對未來的想像,願意將錢交給我們。雖然那很大一筆錢,但只要我們能成功,回報也會相當驚人。

生技業跟科技業,是非常不同的心態與時間觀。

生技業無法只花兩、三年研發,就開始生產製造,接著很快損益兩平。生技公司就是一路燒錢燒到底,每天都在燒。

所以,我常跟公司的科學家說,「不要因猶豫該花1,000元還是1,200元,而停下腳步;你一天研究沒進展,莫德納一天就燒掉100萬美金。千萬不要為了省小錢而花大錢。」

但台灣大部分投資人都希望能很快回收。事實上,生技產業是今天投1,000萬、明天再投2,000萬,後天可能要再投3,000萬⋯⋯十年後,你「可能」才有回收。

第二,人才。

生技產業需要很多技職、大學畢業的技術人員,在實驗室做實驗。我不確定台灣有沒有這群人,因為我很少聽到有人說「以後想當科學家」,但大家都想進台積電。(笑)

除了技術人員,還要有中階管理層及頂尖科學家。台灣固然有翁啓惠那樣的頂尖科學家,還有中研院、頂尖大學的博士,但這些科學家願意出來創業嗎?這也是一個挑戰。

第三,方向。

台灣想做什麼?擅長做什麼?如何做出差異化?該做傳統製藥研發嗎?

其實,台灣的特色在於擁有巨大醫療資料庫,世界上不是很多國家有這種數據。

在台灣看病,健保卡一插,先前的資料都看得到。在美國,醫院用的系統不一樣,診所可能還用紙筆記錄;要就醫紀錄,你得打電話給前一位的醫生,請他把資料整包寄過來。

有生理資料、基因資料、病例資料庫,就能做很多事;把生理資料疊上基因序列,也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台灣可以用這些資料庫,加上本土的資訊科技、科技基礎建設與人工智慧,來探索全新的科學,撬動未來台灣的生醫產業。

台灣應該思考如何截長補短、借力使力,這才是差異化所在。

(感謝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門諾醫院麻醉科主任賴賢勇、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文瑋提供專業諮詢。)


閱讀更多黃翊群專訪報導:

越洋專訪》莫德納第29號員工黃翊群:我的幸運,是能說服人們用mRNA做疫苗

經典回顧・疫苗女王系列:

疫苗如何問世?未來城市「疫苗女王」系列,帶你一窺疫苗科學家的研發故事:

#1 為什麼BNT等六大新冠疫苗,關鍵推手都是女性?
#2 過去開發疫苗要10年,AZ只要1年?牛津教授:以前花太多時間「等錢」
#3 一生催生三種疫苗!前東德女兒出逃,成輝瑞BNT新冠疫苗幕後操盤手
#4 可能超越BNT與莫德納的神級疫苗!Novavax總監:再做一個實驗,就會得到答案
#5 「想活到被肯定那一天!」屠夫之女、流浪30年科學家,熬成mRNA疫苗之母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