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到地拉那:以兒童為本的街道設計

從紐約到地拉那:以兒童為本的街道設計
巴西福塔雷薩將街道改造成漂亮又好玩的教育型遊戲空間,看似小孩專用,其實所有人都受益。圖片來源:NACTO
2023-05-10
文・李玉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副理事長、國際交流學研事務召集人)
12993
去年,CNN報導點名台灣的交通混亂、形同行人地獄,引發民眾討論台灣交通問題及改善方向;非營利組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也思考,如何落實人本交通、倡議兒童道路安全。

本文重點

  1. 珍妮特・薩迪可罕在紐約市推行人本交通運輸及街道設計,實施多項措施,如設置行人廣場、改造時代廣場為行人徒步區,並在人行道及車道中間設置自行車道及路邊停車格。
  2. 北美國家交通官員協會出版的《為兒童設計街道規劃指引手冊》強調從孩子視角衡量街道設計,將行人、單車騎者和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者作為優先考慮對象。
  3. COVID-19期間,北美國家交通官員協會的「為孩子造街」專案在多國展開,如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實施通學街僅行人可通行的政策,並增加植樹等措施。
  4. 在道路街弄改造前的過渡期,舉辦各種活動讓民眾適應不同的道路街弄,如街頭派對、社區共餐、標線劃設試作等。
  5. 部分地區成功將社造活動和臨時空間轉化為永久街道改建,以兒童為本、居民需求為核心,如地拉那的Edith Durham School週邊街道,以及巴西福塔雷薩的學校四周道路設計。

《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從紐約公共空間的凋零與重生,探尋以人為本的街道設計和智慧運輸》作者珍妮特.薩迪可罕(Janette Sadik-Khan)是世界權威的人本交通運輸及街道設計專家,也是北美國家交通官員協會(NACTO)主席。

她深受珍・雅各(Jane Jacobs)啟發,在紐約市擔任交通運輸局長期間,推行了以下友善措施:

  1. 設置數十座行人廣場供人短暫停留休息,而停下來的行人會為路邊的店家帶來生意。
  2. 時代廣場四周改為行人徒步區,減少通車路段沒造成塞車,反而增加周邊車速達7%。
  3. 人行道及車道中間,依序設置自行車道及路邊停車格,停車格反能保護自行車騎者。
  4. 設置像YouBike一樣的公共單車系統,單車騎乘成為主流,汽車駕駛見狀自動減速。

而在北美國家交通官員協會出版的《為兒童設計街道規劃指引手冊》中,除了強調應從孩子視角和高度來衡量街道設計;運輸標準,也應以行人、單車騎者和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者為優先。

薩迪可罕也為城市長大的孩子說了一段話:「在全世界的城市裡,街道是孩子的前院,也是他們在城市移動的主要路徑。小孩需要街道去學校、去見朋友、跟媽爸家人去辦事,也在街道玩耍和探索居住的鄰里。但是,街道規劃設計都不把小孩當一回事,而是以車輛為主。寬大的車道,僅留窄小的空間給人類本身生活。」

而家庭或教育工作者也影響著孩子。她接著說:「家長、兒童照顧、托育及教育工作者只好用恐懼餵養孩子:道路是危險的,一定要避開,而且只能在有大人監督時才能靠近。將近整整一個世紀,所有城市都繞著車子在打造基礎建設,辜負了孩子。現在,城市規劃革命再起,居民想把街道拿回來,不再完全讓給汽車駕駛。為了兒童設計的好街好巷,就是對所有年紀和能力的族群成功的設計。」

Janette Sadik-Khan-兒童友善城市-道路平權-人本交通-城市規劃-行人地獄-都市遊戲權-特公盟薩迪可罕分享了時代廣場改為行人徒步區、以停車格保護自行車道的城市街景。圖片來源:截自Twitter

COVID19大疫三年的第一、二年(2020年~2021年),北美國家交通官員協會的「為孩子造街」專案計畫,在阿爾巴尼亞、巴西、智利、哥倫比雅、厄瓜多及盧安達等國開始進行改造;有的國家還加上彭博社「全球道路安全計畫」的協助,在其首都或主要城市,針對親子步行安全做出「街道空間重新繪製」。被譽為「嬰幼兒友善城市先驅」的阿爾巴尼亞的首都地拉那(Tirana),更宣布通學街(School Streets)僅能步行,增加植樹,將街道一路安全串連到嬰幼兒遊戲場。

在道路街弄付諸硬體改造前,必定會有「長期擾動」的過度期——他們會在臨時空間舉辦活動,像是街頭派對、社區共餐、街道遊戲、咖啡館討論會、參與式工作坊、景觀盆栽擺放、休息座椅放置、標線劃設試作等;讓所有用路民眾(尤其是兒童、照顧者、長者,甚至原本駕駛汽機車電動交通工具者)漸漸適應道路街弄的不同,一起用真實體感想像未來可能的用法。(延伸閱讀|一部50年前紀錄片、一群小學生,如何將汽車趕出社區街道?

地拉那-Tirana-兒童友善城市-道路平權-人本交通-城市規劃-行人地獄-都市遊戲權-特公盟地拉那市政府定期舉辦街頭快閃派對(上),學校前方的通學街也將改造成僅保留給行人和遊戲的空間(下)。圖片來源:NACTO

地拉那-縮減車道-兒童友善城市-道路平權-人本交通-城市規劃-行人地獄-都市遊戲權-特公盟地拉那的Edith Durham School週邊的改造——車道變窄、步行空間加大。圖片來源:NACTO

有些地區則繼續在社區擾動討論或改變活動內容,有些地區則在幾年後獲得市長特許,將社造活動和臨時空間,變成了以兒童為本、居民需求為核心的永久街道改建;有的街道巷弄最後變成了學校牆外的附屬遊戲空間,被稱為「校園外翻遊戲場」,孩子們不需去其他遊戲區,校門外就能自由活動和玩耍。

巴西-交通事故死亡率-兒童友善城市-道路平權-人本交通-城市規劃-行人地獄-都市遊戲權-特公盟巴西的福塔雷薩優先在學校四周改造道路設計,計劃執行八年內,已減少50%交通事故死亡率。圖片來源:NACTO

上述大部分地區,都推出給兒童及照顧者的通學街;也有地區實施「學校街廓」(School Blocks),串連幼兒園、中小學、遊戲場及社區;或改造大型公園旁的道路,因為那也是孩子和照顧者頻繁出現的場域。

學校街廓規劃-兒童友善城市-道路平權-人本交通-城市規劃-行人地獄-都市遊戲權-特公盟學校街廓規劃可串連校園、公園——這與十分鐘內滿足幼兒家庭的社區設計、超級街區等模式很相近。圖片來源:NACTO,mentropolis & The Conversation

例如2022年,土耳其第三大城伊茲密爾,一個兒童研究網絡團體訪問100位10到15歲、來自15個行政區的孩子;他們除了希望遊戲場好玩且乾淨,還有44%的孩子提到從家到遊戲場的路徑很不安全,交通很亂,也沒有用小孩的思維設計道路。因此,政府、永續都市交通網絡團體共同發出「兒本交通意識提升」研究,拍攝宣導影片。(延伸閱讀|趕路霸、移電箱 四年改54處通學廊道,學童不再冒險走快車道|新北養工處

延伸閱讀:台灣如何改變行人地獄、打造兒童天堂?

深度專題|每小時傷亡兩行人!「人本交通」為何走不出死亡幽谷?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