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組首獎|嘉義不「蚵」能三贏任務 把繞台灣十圈海廢,變潮牌萬元機能衣

環境保護組首獎|嘉義不「蚵」能三贏任務 把繞台灣十圈海廢,變潮牌萬元機能衣
嘉義縣環保局長張輝川(左)視察暫置場纏繞著牡蠣殼的蚵繩,待初步輾壓處理與分類後送往台化。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2023-11-15
文・許靜之
10561
養蚵是嘉義東石的經濟命脈,卻也製造了繞台灣十圈的蚵繩。為了處理比吸管還嚴重的海廢,嘉義縣政府與台化合作,讓回收蚵繩變再生尼龍,創造漁民、企業、縣府永續三贏。

每年二到六月產季,嘉義縣東石的蚵農就忙著將牡蠣一串串採收上岸,遠近馳名的鮮蚵,總吸引各地饕客慕名而來。

外傘頂洲形成天然屏障,包圍內海成為天然潟湖,沒有風浪大幅拍打,使東石的牡蠣特別肥美鮮甜。每年生產9,000公噸以上,佔全國約4成7,產值超過十億台幣。

但十億產值的環境代價極大。

嘉義外海有750公頃平掛式蚵棚,每公頃有一萬條蚵繩;浮筏式蚵棚有一萬棚,每棚有800到1,000條蚵繩,這些海廢足以繞台灣十圈以上。這些廢棄物不是被堆在海邊,就是丟在海裡,問題比吸管或塑膠微粒還嚴重。

2023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未來城市-天下雜誌-公務員-嘉義縣-嘉義縣環保局-蚵繩-海廢-循環經濟-廢棄物再生-翁章梁-張輝川-環境保護組廢棄蚵繩經過整理後,才能來到台化新港廠,開始尼龍回收再生製程。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獨門技術,百分百回收再生

「我認為這個數字還被低估了,」嘉義縣環保局局長張輝川提及,許多鄰近縣市會到東石來洗牡蠣,剖開的鮮蚵賣到全台各地,剩下蚵繩獨留東石。

2019年,嘉義縣長翁章梁帶著縣府團隊參訪台化循環經濟展,有備而來拿出一段蚵繩,「這可以回收嗎?」

台化一測試,發現蚵繩竟然是品質極好的尼龍,很適合循環再利用。

過去,尼龍回收較常見的物理法是直接熔融再造,用途有限,但台化擁有將尼龍(Nylon6)還原成原料的獨門「化學回收法」。

這種做法更乾淨,且品質好,能聚合成比頭髮還細的再生環保絲,因此成為戶外運動潮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上萬元的機能外套,以及H&M、Nike和愛迪達等各大品牌指名的ESG原料。

在越南設廠時,台化越南廠就開始實驗,將進口廢棄漁網還原成尼龍原料己內醯胺,再聚合切絲,供給織布廠使用。這套製程用在蚵繩,可以創造強韌、耐磨與質輕的原料。

台化的技術,100公斤蚵繩能產生94公斤的回收尼龍,六公斤則作為燃料棒;換句話說,所有蚵繩來到台化後,百分百都變成可用的資源。

2023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未來城市-天下雜誌-公務員-嘉義縣-嘉義縣環保局-蚵繩-海廢-循環經濟-廢棄物再生-翁章梁-張輝川-環境保護組台化將蚵繩製成回收尼龍,並成為戶外運動潮牌的原料。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各縣市跟進嘉義,創經濟規模

與嘉義縣合作後,去年,台化新港廠的回收尼龍年產量已可達3,000噸,總體經濟規模起碼有18億。

嘉義等於在鮮蚵產業之外,又創造了一筆新產值。

但要有穩定的回收蚵繩,公部門需要幫漁民養成「回收習慣」。

環保局於是祭出重賞,以高於市價一倍、每公斤15元收購金的誘因,鼓勵漁民將蚵繩帶上岸回收,並設立蚵繩暫置場供初步碾壓處理,再將乾淨的原料送往台化。

望向暫置場一座座蚵繩堆積而成的小山,從第一年回收26噸、第三年已達300噸,張輝川宣示,今年嘉義縣要挑戰500噸的新目標。

嘉義縣的成功經驗擴散出去,吸引各縣市迅速跟進。

從台灣各地回收蚵繩、遠洋漁業漁網量持續增加,加上台化內部的尼龍下腳料,使台化新港廠決定擴建尼龍回收二廠,預計11月通過消防安檢後試營運,產能將成長三倍,挑戰年處理量能9,000噸,達成循環經濟規模。

台化的環保再生絲已獲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百分百運用回收纖維,遠比標準要求的20%高。

「這是三贏,」翁章梁自信地說,漁民不要的廢棄物,可以換成錢;台化達到循環經濟規模,透過再生原料穩定獲利;縣府則透過政策支持,減少海洋環境污染,讓養蚵成為嘉義在地的永續產業。 

不「蚵」能任務——繩奇活線

  • 單位:嘉義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獎項:2023「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
  • 亮點:政策支持收購海洋廢棄物,製成高附加價值綠色紡料,形成循環經濟規模。

未來城市-天下雜誌-訂閱-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公務員-政府-公共事務-城市電子報

深度報導:2023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

迎向2030年,台灣城市面臨高齡少子化、數位轉型、氣候變遷等共同挑戰,都會區與非都會區也有各自的難題待解。如何讓一個城市的解決方案,成為所有城市的典範?「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邀請地方政府提出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政策與專案,透過公私部門與區域合作,表揚專業公務團隊,攜手打造民眾安心、永續宜居的未來城市。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