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縣市的淨零自治條例反思:從社會溝通、綠色交通到減碳建築|投書

六縣市的淨零自治條例反思:從社會溝通、綠色交通到減碳建築|投書
縣市除了規劃淨零自治條例,也要靠跨局處合作,才能達成目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4-03-26
文・沈宜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唐偉傑(主婦聯盟基金會專員)、呂冠輝(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
1319
在縣市淨零自治條例論壇,縣市與提問人的焦點對談也是一大重點。此環節邀請嘉義市、宜蘭縣、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等六個縣市,從社會溝通策略、綠色交通策略與建築淨零策略三大主題,分享亮點政策。

六縣市分別講述制定或推行自治條例的過程,並從具體案例的討論,為縣市淨零自治條例的制定帶來更清晰的圖像。

嘉義市、宜蘭縣:淨零前,如何與民眾溝通?

  • 提問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管理師張景淳
  • 與談人:嘉義市政府環保局科長張永信、宜蘭縣政府環保局環境管理師湯翊羚
  • 主題:訂定淨零自治條例時,如何與民眾進行社會溝通?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淨零自治條例-地方自治-嘉義市-宜蘭縣-綠色城市-社會溝通張景淳、張永信與湯翊羚(左至右)探討,自治條例如何廣納社會意見。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張景淳首先詢問訂定自治條例的政策目標為何?又如何從政策目標出發,找出受到自治條例影響的群體,將多元的在地社群及意見納入考量,作為條例中的參考?

張永信表示,嘉義市秉持下一代共好的精神,修訂2018年的低碳自治條例,在新版自治條例中,特別加強交通及淨零綠生活。

湯翊羚則表示,宜蘭縣曾有低碳永續家園自治條例,延續此基礎,他們更進一步深化減碳路徑,讓各局處重新檢視過去跟現在的政策背景。她提到,宜蘭和花蓮的排放特性很像,主力為工業、水泥業,但因發展觀光,住商部門的排放正在成長;所以,宜蘭預計修訂的淨零自治條例中,會著重於綠色旅遊與觀光。此外,宜蘭也將重啟溫室氣體盤查,了解排放熱點,希望透過自治條例強化地方和中央目標對接。

在方法上,嘉義市曾以公民咖啡館、工作坊和社會溝通會議等方式接觸不同民眾,每場座談邀請至少一位專家學者分享。有時,業者對專家的背書並不買單,此時,政府要負擔起溝通的工作。張永信舉例,原本,嘉義市淨零自治條例中,對汽機車的碳排放是以車牌為規範標的;然而,此做法卻無法規範外縣市車輛。因此,環保局從善如流,改成規定低碳交通區。

湯翊羚則提到,參與式設計的社區營造是宜蘭進行社會溝通的一大特色。社會溝通涉及許多族群,宜蘭便邀請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分成不同組別、做跨局處溝通。此外,宜蘭也特別邀請青年角色,呼應公正轉型與氣候世代正義。

張景淳也追問:「民眾參與與溝通時,縣市政府最需要協助的部份是什麼?會遇到的困難可能有哪些?」

張永信說明,最困難的部分是提升民眾的認知。他呼應青年議題,青世代在2050年會成為壯年,更是未來淨零的主力,希望中央讓減碳教育向下扎根。

湯翊羚則強調,社會溝通的重點在於如何提供不同的資訊;要將議題轉化為展覽、環境教育與社區行動,最困難的是經費與長期延續性,也需要培訓人才。

進行社會溝通時,政府需要與不同類型的組別、群體進行溝通,除了自己親力親為,也需要跟委外公司討論。但湯翊羚強調,雖有委辦計畫支持協助行政程序,市政府仍是核心團隊,應主動貼近民眾的需求。

新北市、台北市:人本交通規劃與運具電動化

  • 提問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員利祐任
  • 與談人:新北市交通局主任秘書朱建全、台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股長葉志韋
  • 主題:雙北身為交通重鎮,如何藉由自治條例推動綠色交通呢?

人本交通-行人地獄-新北-台北-交通運輸-電動車-人本城市利祐任、葉志韋與朱建全(左至右)分享,自治條例如何推動綠色交通。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綠色交通可從運具電動化及低碳交通區來談。隨著運具電動化而來的,是大量電動車停充的空間需求、越來越多的電動機車換電站與行人空間的融入。而推動低碳交通區等計畫,也仰賴更好的道路硬體設施體檢和跨縣市道路設計規劃。

關於運具電動化,葉志韋說明,台北電動車的比率高,在於銷售據點及公有停車場充電樁較多,恰好符合民眾使用電動車意願的兩大因素:充電及續航力。但是朱建全提醒,電動車增加太快,可能排擠原有停車空間,造成不同車種的競合;較務實的做法是增設充電管線,同時保全現在的需求及未來電動車增長的趨勢。

至於低碳交通區,台北市自治條例有相關規定,但仍在規劃。葉志韋透露,低碳交通區可分為空氣品質區及交通友善區:

  1. 空氣品質區:根據柴油車的「點、線、面」——也就是排放熱點、車道以及運行區域進行管制。
  2. 交通友善區:行人步道及自行車道的規劃。

朱建全補充,過去政策認為商業區較適合開發徒步區,但新北市選擇了八里等觀光區做步行區,就是希望交通友善可以拓展到不同區域。

利祐任強調,人本交通應該追求「公平性」,讓不同使用者都可以安全使用道路。因此,他也追問雙北,拿到行政院《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經費後,是否有改善的後續規劃?

葉志韋提到,該計畫多將經費挹注在路口,但只改善路口還不夠,更要改巷弄、幹道,還有騎樓停車。朱建全也呼應,以新北數據來看,行人死亡多數在路段而非路口,應該持續進行鄰里巷弄改善與調整計畫。他也點出大台北交通合作圈的願景——雙北交通密不可分,更仰賴資料整合;也許未來雙北可以使用合作平台拋出需求,共同努力實現綠色交通。

此外,雙北除了運具電動化的剛性目標,淨零交通也需要人行安全與其他配套措施,才可推動。朱建全和葉志韋都認為,自治條例是高位階的授權法源,更細緻的政策必須仰賴審議會或地方各部會的行動。(延伸閱讀|2023交通死傷數不減反增!還路於民呼籲:統計不是數字,而是人命

新北-台北-綠色交通-行人安全-用路人-人行道-SDGS葉志韋與朱建全認為,綠色交通應回應人本交通需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高雄市、台南市:住商淨零策略

  • 提問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
  • 與談人: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課長黃鈺純、台南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科張惟韶
  • 主題:縣市政府如何透過自治條例加速建築能效分級,包括設定有效的管制標的與期程,並引導營造、物管等相關產業進行能效揭露與認證?

高雄-台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方自治-淨零-零碳排-淨零自治條例吳心萍、黃鈺純和張惟韶(左至右)分享,如何透過自治條例,來改善建築能效。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黃鈺純提到,高雄市早期即有綠建築指標,淨零自治條例則是透過法令框架的強制力,進一步鼓勵建築師加強空調、照明與節能。她以高雄厝計畫為例,高雄厝不只針對上述三點,也投入綠化。張惟韶表示,台南以低碳城市自治條例為基礎,並加入建築淨零相關規範,對齊中央腳步;除了綠標章,也規範了建築物的能源揭露義務。(延伸閱讀|COP28與永續建築分析:台灣城市熱島效應,有哪三大冷卻策略?

黃鈺純和張惟韶更從住商淨零法規制定的前期盤點和執行方法的評估過程中,舉出跨局處溝通、相互協調整合的案例。張惟韶提到,針對跨單位工作,會由市府層級分配工作;通常由市長或副市長召開會議、協調,各單位局長則予以回應。黃鈺純則舉例,過去高雄市並沒有低碳建材認證機制,因此他們找來產官學的人,一起討論低碳工法。

吳心萍追問,如何在淨零目標下,有更多支持能源弱勢、改善能源貧窮的積極做法?對象盤點與設定時,除了既有的中低收入戶、社福機構名單,也仰賴更多管道與媒介,納入需要支持的民眾。

張惟韶認為,針對能源貧窮議題,比起建築物,家電耗能更是重點;因此,台南將大多數的心力放在弱勢家庭的家電汰換補助上。她表示,中央的補助配合款需要市議會支持,所以議員角色很重要;無法獲得支持時,他們也曾向建商尋求資源和資金。黃鈺純則指出,高雄針對危老建築花了很多心思,但是既有建築物較難處理,為了避免翻新危老建築與淨零間產生衝突,目前高雄和台南一樣,大多推行補助汰換的政策。

面對升溫的房地產市場,民眾關心政府是否考慮配套政策,以減輕因應使用環保建材或變更設計,可能帶來的購屋成本壓力。黃鈺純表示,高雄曾參考國外做法,規定減碳若未達一定程度,即有罰則,藉此防止建商以不實的減碳政策哄抬房價。(延伸閱讀|2023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熱血公務員「上窮碧落下黃泉」 20個翻轉治理的城市奇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