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新街區,卻抹去舊情感?都市開發的景觀觀點:保存人地互動而生的場域

開發新街區,卻抹去舊情感?都市開發的景觀觀點:保存人地互動而生的場域
景觀專業者認為,在舊城區發展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延續空間載體中的人情故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2-08-31
文・王秀娟(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常務監事)
16886
作為景觀專業教育者,長期參與中央與地方相關政策擬定與審查,常有「應該推動什麼」的期待與「難以推動」的失落;作為在台北市定居逾30年的市民,對城市發展也經常萌生身份參雜的複雜情緒。

因為環境品質非一蹴可幾,需踏實地逐步落實。所以,具前瞻性與理想性的城市發展藍圖,必須有充分的民眾共識支持;其中,市民對城市特質的理解,更是成就優質城市的關鍵。本文以景觀專業者與市民身分,探討台北的景觀認知與共識。

景觀專業在台灣的挑戰

19世紀末期,美國因應城市快速開發,而開啟了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專業;這項專業在全球先進國家已廣受認可,並有證照制度。

一百多年來,隨著環境議題愈趨嚴峻,全球景觀建築的範疇逐步擴大——除了早期從人類福祉出發的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21世紀起,景觀建築專業也積極回應氣候變遷、高齡少子、產業轉型與環境正義等議題,且已有許多具前瞻與創意的實踐案例。

可惜這樣的認知,在台灣仍未形成共識。多數民眾與少數政府機關仍從狹隘的空間綠美化、都市公園綠地,甚至房地產價值視之。

同時,台灣兩次推動《景觀法》均無疾而終——主因在反對者認為「景觀」的定義不清,且意圖包山包海、排擠其他既有專業的執業權利。事實上,景觀就是環境長期變動下所形塑的地景;它受到自然與人為力量的驅動而改變,因此自然難以切割成細碎空間或技術分工、獨立討論。

因此,景觀專業訓練中,強調科學理性與藝術感性兼具,並有環境敏銳感知、整合分析、策略規劃與實踐設計能力。且唯有相關專業彼此尊重、團隊合作,才可能產出回應環境議題的優質空間。

此外,景觀確實包山包海,各國將山脈、溪流、海岸地景與海洋等大尺度、具有高度、獨特、稀有且無可被取代的景觀指定為國家公園;而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遺址、古蹟、聚落建築、文化地景等則被視為文化資產。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甄選機制中,希望此些國家級與世界級景觀須因應環境變動,持續保護復育與經營管理。

同時,景觀也是眾人的生活場景。各種樣態與規模尺度的地景,提供民眾日常工作與休閒所需的場域空間;其品質與穩定性,關乎民眾的長期記憶與短期感知所獲得的綜合感官體驗,甚至成為心靈歸屬,對民眾的意義可能超越國家公園與世界襲產。

正因為景觀範疇可大如國家公園,小至私人造景;有些梳理了環境系統提供民眾感知體驗,有些則是改造環境成為適居場所。但是,所有的策略都須尊重環境生態、理解歷史脈絡、回應目標需求。且景觀專業者在業主與使用者對的期待中歷練,期許完成整體環境協調且永續的成果。

景觀-景觀設計-地景-城市規劃-都市更新-都市發展景觀範圍可大可小,關鍵應是尊重生態、在地歷史,並實現景觀目標。圖片來源:王秀娟提供

城市景觀的形成與意義

城市為人類聚居地區,相較於自然地區與農業地區,其景觀內容與品質管理相對複雜。

台灣早期開發的城市大多呈現街區紋理複雜、建築新舊並存、人車動線混雜、加建增建突兀與公私領域難分等環境景觀;且這些被視為品質低落、非短期可以改變的狀態,使城市的歷史街區常被汙名化。

過去,政府多試圖以道路拓寬、拉直等交通建設打通任督二脈,只是,重劃整齊街區、帶動建築更新的策略並不成功。近年,在文史保存及地方意識帶動下的街區再生行動,反而凸顯人性尺度的歷史街區,可以成為體現社會多元價值與在地發聲的場域;且藉由空間整理、建築整建與交通管理,讓居民與街區的故事成為豐富的人文風景。(延伸閱讀|年輕人不去東區了?大稻埕從沒落到新創熱區的華麗變身記

「人定勝天」的觀念造就了理想城市的想像,現代城市的全球化現象更是如此——既有地貌紋理不復存在,交通路網與高樓建築取而代之,其間也少不了新闢的公園綠地。許多都市計畫願景中,仍不停描繪著嶄新、秩序、效率、富足的理想城市想像,意圖創造政府、民眾與產業的多贏局面。

同時,理想城市模式被複製到海邊、山坡⋯⋯等城市外圍的農業地區、軍事工業釋出地區,甚至洪氾沼澤。衛星市鎮無中生有,也成為城市成長競爭的新興發展街區。

本文並非貶新揚舊,新舊城市街區的景觀議題原本就不同。但長期發展、民眾情感寄託的舊城區中,最重要的是人與地互動而生的景觀——廟埕、商街、老屋、大樹、前庭後巷、歲月刻劃的各種痕跡與熱絡互動⋯⋯如何保存、延續空間載體中的人情故事,是景觀關注的重點,且應著重場域的發掘、整理與再現。(延伸閱讀|以舊建築,裝盛昔日美好——中一中校史館等三個再利用案例

然而,計畫造就的新市鎮與街區缺少時間醞釀,形塑景觀的優先考量是道路、公園、綠地等公共建設,再帶動建築開發,接著成就都市景觀。此類都市計畫企圖引導的城市建設,通常有其開發必要性等論述支持。可是,城市開發對既有地景、聚落拆遷的衝擊始終缺乏檢討;且現地及周邊的山、河、農田水圳、老屋群落等地貌常被忽視,無從成為城市景觀的潛力資源,也使景觀淪為都市建設的美化手段。

繼續閱讀:別讓開發利益與俗艷設施,犧牲「山就在眼前」的台北城市名片|台北城市景觀(下)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授權《未來城市@天下》網站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極端氣候下的環境治理,為什麼我們需要景觀法?
找回巷弄間的人情味——以老屋新用計畫共創富有溫度的城市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