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台灣的最佳解:簡禎富+台積電

【工業4.0】台灣的最佳解:簡禎富+台積電
2019-01-16
文・賀桂芬、陳顥仁
9904
台積電數位大腦的幕後功臣——清大教授簡禎富,他的學生,還沒開學就得進工廠,從做中學,替企業解決痛點。他呼籲企業打開大門,開啟更多機會,培養無數個十年前的他。

【最新消息】未來城市開設新 FB 粉專囉!按這裡加入吧!

簡禎富與台積電長達十二年的合作,讓台積電晶圓廠螢幕友善介面的背後——章魚大腦般強大的智慧化彈性決策系統無聲運算,迅速得出一個以上的近似最佳解,搭配現地現場人為商業判斷,做出最佳決策。

在與包括台積電在內多家企業長短不一的合作當中,簡禎富發展出一套人才培育、企業痛點獲得解決,以及自己研究不斷精進的三贏模式。

台積電找上簡禎富之初,他才三十八歲,沒有知名度。然而長期合作的成效,讓簡禎富炙手可熱。他的研究室,專職研究生和在學碩士生超過三十人,宛如一家規模不小的研發公司。

台灣的學生大多沒有實作經驗,長期為人詬病。大學生只學理論、原來講求實作的專科改成了科技大學;研究生一年級努力修課、二年級努力拚論文,全都與實務沒有接觸,一切紙上談兵。

打破紙上論戰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現在修課分數都打得很鬆,學生的動機再強,也不知為何而戰,」簡禎富指出。

但簡禎富收的研究生,從碩零、也還沒開學的那個暑假,便必須到企業實習兩個月,「他(學生)知道工廠的狀況,以後對話才不是全憑想像。」

開學後,碩一生必須邊修課,邊參與企業與研究室合作的眾多專案之一,和專職研究生一起研究替企業「解題」。

簡禎富不會讓碩士生扛專案,而是像戰地記者,跟著學長姐觀察和學習,「你要在現地現場看, 天塌下來有人頂著,你才能觀察清楚。厲害的學生很快就能獨當一面。」

「他會更了解課程的目的和意義,知道為何而戰,」簡禎富說,學生的論文通常就是從實際做出來的結果去寫,「廠商會花錢找我們診斷和解決的問題,一定有它的重要性。所以我很多學生得獎,因為他們所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很實際。」

「企業應該打開門,培養一個十年前的我,一路下來就會變成很大的助力,長期合作解決各種痛點,」簡禎富專注半導體產業鏈,將慕名找上他的其他企業,轉介其他學者,希望能夠複製出無數個「台積電┼簡禎富」。

【本文轉自《天下雜誌》,原文標題為:【工業4.0】台灣的最佳解:簡禎富+台積電


【延伸閱讀】

雜學問當道 工業4.0迎接章魚人才時代
九成德國企業也怕工業4.0 梅克爾政府怎麼幫?
不怕「美國製」成本高,企業靠工業4.0回老家設廠

延伸閱讀

三菱電機 e-F@ctory示範智慧製造關鍵技術機器人搶工作 年紀大還是有勝算讓臺灣成為新興科技的最佳實驗場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