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都會區塞車,怎麼做最有效?歐洲實驗:徵塞車稅可減33%車流

減少都會區塞車,怎麼做最有效?歐洲實驗:徵塞車稅可減33%車流
世界各大城市紛紛祭出措施,希望減少對汽車的依賴。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2-11-01
文・蔡黛華
18349
許多大城市均面臨綠地不足、熱島效應、塞車、交通事故不斷、死亡人數居高不下、車道不夠用、城市不夠乾淨等挑戰。縮減車道空間,以增加種樹、腳踏車與行人的空間,似乎是邁向宜居城市必須前進的方向。

車輛是城市居民健康殺手

今年四月,瑞典學者尼可拉斯(Kimberly Nicholas)在學術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平台發表一篇〈將車輛趕出城市的12個有效方法〉文章,指出「街道上的車輛」具有以下四個共通點:

  • 歐洲氣候污染的第二大排放源。
  • 美國與歐洲的兒童殺手第一名。
  • 在歐洲城市,造成噪音污染及縮短居民生命值的空氣污染主因。
  • 加劇人民貧富差距的兇手。

雖然購買電動車輛的人愈來愈多,但現今的消費趨勢,只是加大資源消耗與擴大路權的不平等。電動車所減少的排放量,被體積愈來愈大的休旅車(SUV)完全抵消。目前全世界休旅車的總排放量加總起來,已超過加拿大或德國的全國排放量,也比重工業排放造成的污染還大。

汽車能改善人們移動的方式,對社會弱勢族群來有其必要性;尤其殘障人士,更需要機械輔助改善行動力。然而,以汽車為本的城市,反而不利於這些弱勢族群。在英國,婦女、年輕人、老年人、少數民族與殘疾人士都落在低收入族群的類別;這些家庭中,40%沒有汽車。相較之下,近九成高收入家庭至少每戶擁有一輛車。

少數駕駛族群,卻造成極大的社會成本,這種情況在城市裡更顯嚴重。

例如,哥本哈根一項研究所示,每騎一公里腳踏車,會帶給社會0.64歐元(約新台幣20.5元)好處;而考慮個人健康(身體、精神、事故、交通)及環境(氣候、空氣、噪音污染等)影響,每開一公里汽車,則產生負0.71歐元(約新台幣22.7元)的淨損失。

一正一負往返,從開車改成騎腳踏車的效益,每公里就能帶來1.35歐元(約新台幣43元)的正向效益。如果用相同的分析方法來計算,把燃油車換成電動車,就只能節省幾分歐元而已。

根本之道:減少車輛上路

半個世紀前,丹麥首都幾乎被汽車佔滿,但在改變政策及街道綠化運動後,用安全及獨立自行車道取代路邊停車場;使自行車在哥本哈根所有通勤的占比,從1970年的10%增加至今日的35%;2016年更首次出現騎自行車出門的人數超過開車的人。

塞車-城市規劃-道路平權-空氣污染-宜居城市-步行城市-汽車-路權-行人-腳踏車-智慧交通哥本哈根成功改造街道,騎自行車的民眾也越來越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僅管世界各地已開始嘗試許多限制汽車的措施,城市官員、規畫者及居民仍缺乏一個明確的、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方法,來減少城市中的通勤車輛。近期《交通政策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on Transport Policy)科學期刊刊登了一篇文章,依據現實世界的數據,從鼓勵以自行車及走路上班的「獎勵」,到取消免費停車等「懲罰」,根據包括汽車使用量減少、居民生活品質改善及行動方便程度等面向,排名出減少城市汽車最有效的措施。

研究結果顯示,最有效的是「徵收塞車稅」,可降低城市汽車使用率12%到33%;第二名是設立無車街道及自行車專用道,可減少市中心20%汽車量;第三是限制汽車入城,如在某時段禁止外車進入,只允許居民及支付年費的人開車進入特定區域。

以下是各種措施的利弊分析:

  • 塞車稅

在城市匣口處設置電子收費系統,用帶來的收益改善交通。

倫敦是此類政策的先驅之一,2002年二月首次執行入城費以來,市中心交通流量減少33%,隨著時間演進,固定收費(某些族群及車輛有豁免權)從每天五英鎊、增至2020年六月的15英鎊,收入的八成都用來改善交通。

其他歐洲城市也紛紛仿效,米蘭、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在公投之後,都採取了類似措施。瑞典城市的塞車稅依日期及時間而有不同;僅管入城費明顯降低了汽車使用及交通量,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塞車;因為城市裡只要有汽車停車環境及基礎建設,就會吸引開車族。

  • 停車及交通管制

於是,一些歐洲城市,如巴黎跟巴塞隆納,已逐步取消停車位並改變交通路線;將這些空間改成無車街道、自行車道及人行道,不只改善居民生活品質,車禍死亡率也大幅下降。而挪威奧斯陸的行人專區無車街道,及以自行車道取代停車位的作法,更使首都市中心車輛減少了19%。

巴黎-停車-無車街道-塞車-城市規劃-道路平權-空氣污染-宜居城市-步行城市-汽車-路權-行人-腳踏車-智慧交通巴黎將停車位改成人行道、自行車道,改善城市壅塞交通,也提高生活品質。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限制車輛入城時間

羅馬曾是最擁擠的城市之一。透過在某時段禁止外車進入,只允許居民及支付年費的人入城,將想入城的民眾轉移到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這個政策使義大利首都的車輛,在限制時段減少了20%;而在所有汽車都可入城的時段,則減少了10%。違規罰款的收入,則拿來改善大眾運輸。(延伸閱讀|大眾運輸減半,汽車讓位!瑞士自行車爭路權,汽車市區限速30公里

大路與停車格加劇城市不平權

減少汽車上路的另一個目的,是降低城市空間使用的不平權。

車子約有96%時間是停著不動,占據了寶貴的城市空間;這些空間原可用做更有效益的用途,如蓋公園或房子。在柏林,光是路邊停車,就使汽車用戶比非汽車用戶平均多占用3.5倍的公共空間,造成社會資源分配不公。

在歐洲,位於收入金字塔1%的族群,其收入是中位數人群的四倍,產生的氣候足跡卻占了21%。這些人開車造成的氣候污染,僅次於飛行(平均來說,飛行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是開車的兩倍)。

主因是,將汽車作為主要通勤方式,有利郊區住宅擴張,因為住在郊區的家庭通常擁有較大的住宅,也產生較高的消費及能源使用量。北美郊區家庭的碳足跡始終高於城市中的家庭,多倫多的研究也發現,郊區的碳足跡排放量是城市的兩倍。

一般人常認為,路愈多、愈大,交通建設就愈發達;交通規畫者卻經常忽略,這種「誘導需求」誇大了建設更多道路的好處,而低估了社會承擔的成本。

此外,為減少碳排,人們逐漸轉購買電動車;電動車雖然必要,但並非萬能。一項研究指出,未來十年內,雖然電動車增加、排放量減少,但即使電動車沒有排放廢氣,剎車系統及輪胎磨損仍會產生有毒灰塵及懸浮微粒。無論汽車動力來源為何,仍有高達95%的能量是用來移動汽車本身的重量,而非乘客或貨物,這完全無益於有效利用資源跟空間。(延伸閱讀|解決塞車,不需蓋更多停車場,要靠更多人不開車!

錯過疫情翻轉時機,城市需重新定位

疫情期間,人們的旅行習慣產生了極大變化。2020年春天,人們大幅減少開車,但道路使用率與空氣污程度卻回到從前。在瑞典,疫情第一年,大眾運輸工具使用率下降42%,但開車出門的人只下降7%,疫情其實導致汽車使用比例上升。

開車通勤的行為如此根深蒂固,疫情原被視為一個改變交通行為的契機,歐洲城市也在疫情期間增加了許多自行車道,騎乘率增加了11到48%。但疫後,人們繼續開車上班,城市又回歸「以車為本」,額外的汽車道及停車位再次取代了自行車道與人行道。

全球只有20%的政府,同時考量防疫鬆綁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疫情鬆綁與減緩氣候暖化同時達標的機會,不知不覺被浪費了。

IPCC在氣候報告書指出,全球暖化不能超過1.5度。要避免這種不可逆的變化,各國須遵守「巴黎氣候協議」,英國、瑞典等開發國家每年需減少10-12%碳排放,每個月減少1%。

對城市來說,減少對汽車的依賴,對人類生存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疫情前,歐洲交通排放量逐年增加,根據模式預測,現在的政策只能使2040年交通排放量與50年前相同。為達成氣候目標,各國政府需持續交通轉型,首要是減少大眾對交通的依賴(如巴黎15分鐘城市);其次是盡可能將剩下的交通需求,從汽車轉成大眾運輸工具;最後,才是將不可避免的汽車改成零碳排。

正如一位記者在2020年訪問比利時的無車城市根特時所說:「城市的空氣味道更新鮮了,人們把街道變成了起居室及庭院。」 所有在城市生活與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汽車減量帶來的正向影響。

但在民主社會,改變用車習慣需兼顧快速與公平原則,由城市政府跟公民社會合作,改變才有合法性。缺乏公民社會的支持,歐盟承諾的2030年達成100個城市氣候中和的目標,將遙不可及。(延伸閱讀|到處是樹蔭、擁車成本300萬起跳!新加坡如何成步行城市典範?

深度專題|每小時傷亡兩行人!「人本交通」為何走不出死亡幽谷?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