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愛開車不走路,人本城市怎麼推?50年前荷蘭:行人與自行車結盟|人本城市3

官員愛開車不走路,人本城市怎麼推?50年前荷蘭:行人與自行車結盟|人本城市3
1970年代荷蘭經過一系列的抗爭後,陸續設立徒步/自行車混合街區,逐步邁向人本城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3-08-24
文・台灣是個行人地獄 圖・Shutterstock
13623
城市規劃傳奇人物珍.雅各(Jane Jacobs)所言,「讓城市安全,是街道與人行道的第一要務。」

歐洲城市,是如何成為領先世界的人本城市典範?

1960年代開始,比亞洲更早走入汽車社會的歐洲城市,逐漸意識到汽車全面侵蝕城市空間的難題,以及汽車導向型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巨大社會成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荷蘭。

我曾在過去專欄文章中提到,荷蘭在1970年代經歷一連串抗爭,一群家長團體與記者、孩童,在一個名為「停止謀殺兒童」(Stop de Kindermoord)組織支持下,發起反對汽車剝奪孩童玩耍空間的活動。

荷蘭在1970年代經歷了交通事故慘烈的黑暗時期,這個人口約是台灣三分之二的國家,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超過3,000人,與今日的台灣相去不遠。換句話說,此刻的台灣面臨的問題,如同1970年代的荷蘭。

50年前的荷蘭,今日的台灣

荷蘭人抗議汽車的浪潮,始於公民覺醒,也是一段非常漫長的民主抗爭過程。

一開始,人意識到汽車不只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憂,還存在空氣污染與佔用城市空間的問題;因此,人們很直覺地向交通部門抗爭,要求讓孩童能夠安心在家門口的鄰里街道上玩耍,以及讓人們能夠更安心步行的城市街道。

但是,他們更快意識到另一件事:交通官員們往往本身就是開車族群,他們就是汽車城市設計的始作俑者與利益關係者;他們捨不得減損一點使用汽車的權力,對於「不開車群體」的福祉總是興趣缺缺。

因此,當年的抗爭層次開始上升,人們開始思考,要如何能夠轉變這樣的全面頹勢。他們轉為影響更為源頭的城市規劃機關——不止有家長團體上街抗議汽車,與駕駛起衝突,更有不同領域的倡議人士——自行車團體、環境團體等加入,舉辦公開活動遊說群眾支持,要求政府建造圍繞全國城鄉的自行車專用道,設計更多沒有汽車威脅的街區,規劃行人友善徒步空間。

行人徒步區-人本城市-零死亡願景-荷蘭-行人專區-城市規劃-台灣是個行人地獄-Netherlands-行人地獄-行人路權1970年代荷蘭交通抗爭的主要訴求,是設立行人專屬空間。

抗爭走向主流化之後,荷蘭城鄉開始擺脫「以車為尊」的意識形態,開始研究「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與規劃。荷蘭社會也意識到,城市應該服務的主體對象不是汽車,而是人。在那之後,當代人本城市規劃領域的典範產物——woonerf,也在荷蘭的台夫特誕生。這個字的意思是「庭院街道/生活街道/共享街道」,即「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空間」,沒有傳統上明確的人車分流設計,而是共享空間(shared space)的概念。

在這樣的街區中,行人絕對優先,自行車與汽車可以通行汽車沒有優先路權;特殊減速鋪面與彎曲街廓、減速丘,把空間設計成使車輛自動減速至「與步行速度相當」,確保行人使用的絕對舒適與安全。

今天,當我們去到荷蘭任何一個大城小鎮,都能看見許多「生活街區」與「共享街區」,以及專為行人與自行車打造,限制汽車進入的徒步/自行車混合街區。(延伸閱讀|永康街80%空間給汽機車,為何國外卻在市中心留行人徒步區?

汽車沒有消失,只是不進城

然而,汽車並沒有憑空消失。荷蘭人均擁車率在國際上名列前茅,比台灣多出了1.5倍,荷蘭家戶的自行車總數更高達2,300萬台,比台灣1,400萬台的機車總數,還多出1,000萬台。

也就是說,荷蘭人只是不再頻繁地在城市中開車,因為荷蘭的城市早已經被設計成,靠著步行、騎自行車與使用公共運輸,反而能比開車能更快速抵達目的地;而充滿各種社交行為與社會性活動,也使城市街道成為吸引人駐足與停留的場域,人們不想只是開車快速通過。

荷蘭推動「零死亡願景」超過20年,有個很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因素:荷蘭靠「自行車城市」的設計,降低了交通傷亡數字。無論從城市設計或者城市規劃的視角來看,這個策略都成立。(延伸閱讀|將快速道路改回環城運河,荷蘭老城烏特勒支變身「自行車城市」

自行車道-人本城市-零死亡願景-荷蘭-行人專區-城市規劃-台灣是個行人地獄-Netherlands-行人地獄-行人路權-自行車城市-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如今已成為吸引人們步行、騎自行車的城市。

不同的移動方式之間,勢必有速度差異性質;讓自行車騎士能系統性、直覺性騎行的自行車道,能區隔較低速的「人流」與較高速的「車流」,避免衝突發生;而當更多人選擇輕便、不占空間、時速較低的自行車移動,也就意味著機動車輛使用量會減少,從根本上化解人車的衝突機率,對所有人都更安全。

荷蘭給台灣的啟示之一,就是城市的行人問題,與城市規劃所造成的汽車使用量,有著密切的關係;車輛愈多,衝突發生的可能就愈高——這不只涉及街道使用者的生理安全,在城市未來發展也至關重要。

今日的荷蘭,已成為全球研究「人本城市」相關專業領域——交通科學與運輸管理、土木工程學、建築學、景觀設計專業、城市設計與規劃專業——高度先進的研究中心,以及各城市領袖不可忽略的考察聖地之一。

期待歐洲城市的人本改革史,能作為台灣城市的借鏡。(延伸閱讀|2030年巴黎將成「無車城」 市長伊達戈:珍貴空間不該被汽車主宰!

延伸閱讀:如何從零開始,打造一座人本交通城市?

2023年八月,政府宣布跟上瑞典「零死亡願景」的精神,將重建交通政策,且2030年前,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應降低三成。但台灣如何做到?未來城市帶你看向各國的交通觀念與道路規劃思考,尋找台灣現在應立即前往的方向。

深度專題|每小時傷亡兩行人!「人本交通」為何走不出死亡幽谷?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