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央威尼斯行動】王翰偉:弱勢族群與所有市民能一起使用的是……

【田中央威尼斯行動】王翰偉:弱勢族群與所有市民能一起使用的是……
威尼斯之旅之後,王翰偉想分享的是人的故事圖片來源:田中央工作群
2019-06-24
口述・王翰偉 / 整理・馬萱人
4995
這個故事關於我的部分,可以從我念高中時開始。那時候讀到一本德國作家湯‧瑪斯曼(Tomaz Mann,1875~1955)所寫的,《魂斷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這本小說。男主角是位作家,名為阿申巴赫。他想逃離原有的生活,因此到威尼尋找烏托邦。

威尼斯之旅之後,王翰偉想分享的是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關於我的部分,可以從我念高中時開始。那時候讀到一本德國作家湯‧瑪斯曼(Tomaz Mann,1875~1955)所寫的,《魂斷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這本小說。男主角是位作家,名為阿申巴赫。他想逃離原有的生活,因此到威尼尋找烏托邦。

過程中他喜歡上一位異國美少年,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戀。雖然當時威尼斯有很嚴重的瘟疫,但是作家為了愛人決定留下來,最後魂斷在麗都島海灘上……。

這部小說後來改編成電影「威尼斯之死」,主角身分變成了作曲家。上回與蔡明亮導演聊到威尼斯,他一下就想到了這部電影,我也一樣很喜歡。

所以,踏上威尼斯這段旅程之前,我很大的目標就是去麗都島――雖然後來有不少衝擊。其實在出發之前,我已經知道這個故事主要場景的Grand Hotel des Bains,幾前永久歇業了。但不知它真正狀況怎麼了,一時找不到近照,仍是想親眼看看。

結果,輪我們去威尼斯時已經11月了,又遇上那兒淹大水、經常霧鎖水都(我們的團名因此取為「魂斷威尼濕」),讓我覺得#威尼斯是「飄島」。麗都島淡季更明顯,觀光客全散去,只剩下占據沙灘、等著下一個夏天的帳篷,以及「下一個來尋找美的阿申巴赫」。

人去樓空的麗都島

在這歇業的飯店,我真的也發現一些特別的人在拍照(應該也是喜愛這部作品的同好吧!)。雖然那是廢墟了,但是對我們來說那就是一種曾經的美好。這也正像主角《魂斷威尼斯》的主角,總在#尋找心中的美好

我的旅伴黃宇茗與田熊隆樹對麗都島比較沒什麼興趣,所以我一個人去。獨自走在海灘時,非常的死寂,但是又可以在行走之間思索身體與心靈的對話。

這些思索,我後來以手寫的方式,編輯進我們這一組威尼斯夥伴的紀念小冊──《in venice zine: 18’11’08-18’11’16, a tribune to our friendship》。

等著下一位來尋找美的人之沙灘

此行,除了我個人的追尋,當然也有與工作相關的探索。

我是景觀系的,以這項專業的元素之一──植物來看威尼斯市區,似乎沒有太多的討論,因為那裡相較之下真的很少綠地空間。但是,我倒覺得不一定每個地方都得要有非常多植物才是好,每個城市有它的特色。大家去威尼斯,應該沒有覺得很醜、很難過吧(除了可能觀光客很多)。

況且,廣義的威尼斯並不只有威尼斯島。而我自己在#尋找最舒宜的景觀時,往往在荒野裡。有趣的一次經驗是,我們三人跑到威尼斯很偏遠的Torcello島上,遇見一位老公公農夫,乾脆跟著他巡視他家隔壁的葡萄園,最後還回到他那被植物攀滿的家園。

威尼斯荒島老人引領的景觀之旅

這讓我聯想,我在田中央參與的設計,例如新竹市藝文高地(隆恩圳千甲段)、宜蘭大學五結校區、宜蘭壯圍「榕樹公園」,也都導入荒野地景,種了不少原生種等荒野植栽。

正如我的旅伴黃宇茗也曾解釋,傳統園藝界的荒野植物能直接採購的很少,都得先野採種子或幼苗來契作。一般人之前想到的園藝,也多半是生長期很短的花花綠綠植物,其實那並不好照顧。


宜蘭大學五結校區景觀

不過,我也認為也不必一昧種植特定的荒野植物,#景觀必須看需求與環境

以我參與設計的「榕樹公園」來說,它位於蘭陽溪、宜蘭河、冬山河三條河出海口匯聚之處,宜蘭人稱為「三敆水」。這麼重要的地方,之前卻被外地來的卡拉OK、小吃攤業者占據,社區居民也覺得太吵。但是政府不敢收回來,一方面那些土地雖然是公有地,但是產權分割比較碎。這幾年終於一起撥給中央單位「第一河川局」,能統一管理了。(不過,這也因此造成田中央無法直接監造後來的工程,是極少數案例。)

這兒現在已經是屬於所有人的休憩場所。我們讓社區居民可以無障礙的進入這公園,也問過當地人需求,將公園裡「大眾爺廟」每年大拜拜的祭祀空間,例如戲臺、廣場與準備遶境的動線等預留下來了。就是把空間好好整理,不用新建太多的量體。

原來的水泥護坡、鋼柱比較硬,我們則想透過植栽來軟化,並利用植物一路將動線從公園延伸到河埔地。照理說,芒草、蘆葦等最符合海岸的荒野景像,但是我們決定種狼尾草、細葉芒等植物系列。

以狼尾草為例,它的意象與芒草等很像,但是在公園這一類空間,使用芒草、蘆葦會讓人感覺太高、太大了,不易親近。比較低矮、細緻的狼尾草是不錯的替代選擇,它仍有荒野感。

比只討論植物更全面的是,我非常同意景觀學中,「景觀是一種四度空間」的觀點。「榕樹公園」將因著時間進展,最終形成與完工之初不同的面貌。

宜蘭壯圍榕樹公園二景

王翰偉(右一)與黃聲遠(右二)等人在榕樹公園基地調查

最近幾年,我觀察大家比較能接受荒野地景了,不會覺得沒種新東西,它仍是經過思考的。其實荒野植物相當好照顧,它們可以原來的生活狀態繼續長大,基本上靠雨水就好。只怕大家不敢種,怕被說沒設計(笑)。

回到威尼斯,我們造訪時比較是淡季,感覺比較多在地人出來了。2018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是#「自由空間」(Freespace)。我在路上經過一座公布欄,其中雙年展海報旁的另一張海報,在我眼中也正在捍衛「航行的freespace」。它訴求的是反對過多郵輪進駐威尼斯,結果抗議手法是當地人開著貢多拉去包圍郵輪,滿幽默的。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尾聲,街頭一景

威尼斯街頭抗議郵輪過多的海報(中)

我回國之後找了資料,自己畫了一張各種船與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量體比較圖。由上而下分別是:航空母艦、郵輪、我當兵時待了一年的軍艦、聖馬可廣場,以及,貢多拉────它的長度只有郵輪的0.03%。

超大郵輪行經聖馬可廣場

從航空母艦(最上)到貢多拉────你找到了嗎?(最下)(王翰偉繪製)

至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自由空間,也給了我很多聯想,雖然有些館想起來與大會主題的關聯是硬掰的。我個人印象深刻的是匈牙利館,它不只符合主題也和匈牙利原有的建築很有關係:該館在現場模擬重建了布達佩斯的一座橋意象,它就叫做「自由大橋」(Szabadság híd)。

2016年因為附近社區基礎設施的發展,多瑙河上「自由大橋」全面禁止汽車通行。 市民、年輕人等接著占領橋上鐵軌,變出展現自己對於公共空間的想像,供人遊憩、野餐、做瑜伽。 

這真的很像2013年「太陽花運動」時,人們站上立法院前整條道路、睡在柏油路上的感覺。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匈牙利館(照片取自該館官網)

阮慶岳曾來田中央參加其中一場威尼斯分享會。他聽完同事們的分享之後,有點感慨的說:我們台灣現在使用空間的自由度,遠低於20年前。當下的法律非常嚴格,政府限制了人民蓋違建等等,但是多少也限制了#人民對於居住權的創意啊

我則是覺得,田中央大部分都做公共工程案,其實是很想藉此把更多的空間還給民眾。很明顯的,當代都市發展模式經常產生「仕紳化」(gentrification)現象,都市中的弱勢族群有時不得不離開他們原有的居所,甚至變成街友。

我們在威尼斯就見到相當多的街友。

沾濕的裙擺,雨水滲上的速度,比不上遊客投下的錢幣

捍衛居住權的人

快速打造自己家的點子

關於公共空間,弱勢族群與所有市民能一起使用的是……?自己設計的無障礙設施是否真的夠友善?對居無定所的人,是否能以更多的建築與景觀手法介入、關照?這是我常常想提醒自己的問題。

我認為,就算政府不提供住宿,街友至少需要足夠的、能暫時休息的地方。而且不只是在社會福利機構裡,一般公共空間中也應該要有這一類空間。

田中央早期的作品「宜蘭縣社會福利館」一樓中庭就是穿透的,辦公時間過了人們仍然可以來。此外,公共廁所不上鎖,甚至還有永久開放的淋浴間,暗藏心意在其中。

我們最近的作品────宜蘭市政府周圍的「市民之森」(2014~2019年),是將一些老舊房舍、中山公園與巷弄整理起來,成為串連數個小區、市民可以散步的好地方。我們也不是以圍堵的方式、加上柵欄防止遊民進入。無論是誰都有使用這些公共空間的權利。

我們的威尼斯之旅最驚喜的句點,剛好是到威尼斯島的Giudecca 郊區參觀三棟社會住宅,分別由三位名建築師設計,他們是Alvaro Siza、Carlo Aymonino與Aldo Rossi。這麼大咖的人來設計給弱勢的住宅,我想其實不算太意外。正如Alvar Aalto曾說,The unknown citizen of the City, ´the little man´,才是#建築師真正的業主

威尼斯社會住宅────為#建築師真正的業主而興建

它和我原來認知的客觀報導毫無相似之處。它極端主觀、浪漫、印象派,是我 的經歷,而不是以一個都市為主體。那是一個在特定時空、經由一雙特定的眼 睛所見到的威尼斯――一雙年輕的眼睛,僅對應了對青春具刺激性的事務。 ――《威尼斯》(The World of Venice)前言,珍‧莫里斯(Jan Morris),1974

田中央工作群 ──「威尼斯行動」數位專區


田中央工作群 ──「威尼斯行動」系列專文


1. 【總論】慷慨成蔭、直面未來的大樹學校 ──「田中央工作群」之「威尼斯行動」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